高佩瑶:污染,是经济成长必要之恶?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高佩瑶:污染,是经济成长必要之恶?

    岁末盘点,是检讨、省思,也是调整。这一年新冠疫情将健康安全逼上首位,但动摇生命根本的,何止疫情,还有数不尽的污染。
    盘点今年的污染事件,莱纳斯废料永久储存地敲定、蒲种非法垃圾场烟霾致学校停课、跨境烟霾致空污超标、巴生河红树林沦化学废弃垃圾场、雪州河流十几次污染致制水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污染无时无刻都以气体、液体及固体等型态渗透日常生活。情况有多严重?看看环境局的报告就可以感受。

    6月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环境局2018年的环境保护开销统计报告。在总计27亿令吉的全年开销中,污染和垃圾处理各占61.8%和26.9%,是所有开销的87.7%。其中,又以制造业贡献最多,占67.5%,其次为采矿业,占11.3%。

    环境局将绝大部分拨款用在污染处理时,也预示着该局大部份人力及时间资源穷于应付污染监督、取缔、惩罚及处理上。在经费少、编制小及污染事件与日俱增的三重窘境里,环境局只能被动等待严重污染爆发,或追踪污染检举等救火行动,其他业务只能搁置。

    尽管报告呈现的是2018年的情况,但2019年和2020年会更好。如果大家没忘记,2019年巴西古当金金河及空气污染三连爆、莱纳斯废料堆积如山、边佳兰石化工厂爆炸,还有印尼跨境烟霾等。2020年经济活动放缓,但工厂污染河流事件层出不出,种种这般,都绝对超越2018!


    污染,是经济成长的必要之恶?按照《成长的极限》模型,经济成长作为推动国家发展与促进社会福祉的基石,必然需要环境资源的输入,并输出残余污染。经济成长速度越快,输入的环境资源和排出的污染也越多,直至今日的局面:环境破坏、资源枯竭、全球暖化与污染毒害。

    代价并不划算

    在这套经济运转模式下,《1974年环境品质法》也因应经济高速发展后日愈严重的污染治理而通过,次年环境局成立,污染防治为首要任务,同时也赋予环境管理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育、自然资源永续使用等责任。但污染并没有减少,而该局也为收拾残局疲于奔命。

    若经济成长的代价是消耗更多资源在处理污染及医疗,那并不划算。《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模式,让经济成长排放的废弃转换成资源重新回到生产循环链,可以减少环境资源的输入,也减少废弃排放污染环境,弥补传统经济模型的缺口。

    同理,与其在后端排放收拾残局,环境局更应将工作与资源重心放在源头及生产链上,在工厂及发展计划启动前的环境评估严格把关,确保环境敏感地与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以奖励的方式鼓励生产链资源循环、减少排放与强化污染过滤系统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