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史光宏:停课不停学,我的回顾与反思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郭史光宏:停课不停学,我的回顾与反思

    2020年转眼来到尾声,不知不觉,后知后觉。有人说,这是被偷走的一年;也有人说,这是难忘怀的一年。无论如何,这一年非同寻常,疫情迫使我们体验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状况。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亲历了3月和11月的两度停课,对于“停课不停学”也有了不同阶段的观察和思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首度停课,因事出突然,老师、学生和家长都仓皇失措,教学停摆了一段时间。然而,危机也是转机,有心的老师们开始喊出“停课不停学”的口号,摸索各种网上教学平台,并制作了大量教学视频和网上习题。这个阶段,教学主要通过谷歌教室进行,老师把各种资料挂上网,学生上网自学并完成作业。我们期待著学生能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求知若渴,积极主动,如鱼得水。

    然而,理想很美感,现实太骨感。姑且不论缺乏网络条件的家庭,很多能够上网的学生也对网上学习兴趣缺缺。无需到校上课,他们开始晚睡迟醒,日夜颠倒;没有师长督促,他们开始沉迷手游,无心向学。同步网课,他们可以对著荧幕打电动;网上作业,他们也能敷衍应酬甚至视而不见。隔著荧幕,老师无计可施;忙于工作,家长无能为力。理想上的放手自学,成了现实中的放任自流。

    二度停课,我修正了自己的部分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期待。这一次,我优先考量学生的生活作息和学习节奏,规定他们每天早上固定时间上网课,保持上课日天天见面的频率。我知道,没了学校威权体制的保护,远距教学更依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因而更加重视师生关系和亲师关系的经营。课前,我会与学生轻松聊天;课上,我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课后,我会就个别学生的状况与家长沟通。

    当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就会对每一天的网课有所期待;当家长接收到老师的善意,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学习提供支持。有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呼应,老师也会更有能量和动力,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在教学上推陈出新。说到底,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有先看见人,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网络技术和学习资源才有意义。


    今年的疫情,将教学从线下搬到网上,让陌生的网络学习成为新常态。这一切也许来得过于仓促,但确实开启了无穷想像与无限可能。疫情结束后的未来,网上和线下该如何整合?两者之间又该如何分工?怎样的各司其职,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在此,我想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网络已是21世纪的基本人权。国家需要做好基础建设,确保所有地区都拥有网络条件,每个人都能上网无碍。此外,教育部也可以参考美国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和台湾的均一教育平台,用心打造专业而细致的教学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均等而一流的教育机会。简单来说,就是把硬体设备做好,把教育资源备好,供全国师生使用。

    而在线下的实体课堂,则应著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老师更多扮演倾听、鼓励、辅助和启发的角色,陪伴每个学生走在生命成长的路上。老师甚至可以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完全交给人工智能算法的技术平台,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型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换句话说,知识学习交给专业而细致的网上平台,生命成长交给朝夕相处的线下课堂。

    黄集初博士在一场网上论坛中说,应当将此次疫情视为教育改革的催化剂,借此机会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勇敢探索各种可能的学习空间,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努力。对此,我深以为是。唯有如此,才不负这非比寻常的一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