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国际视野◢ 日本核污水排大海 海鲜还能吃吗?8个问题 一次看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国际视野◢ 日本核污水排大海 海鲜还能吃吗?8个问题 一次看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免费注册为会员 点阅看全文★

    整理:曾伟亿

    日本政府4月13日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在经处理及稀释后,将排入大海。

    核污水究竟有何危害,海鲜还能吃吗?核污水从何而来?核污水排放入海,会影响哪些地区?多方质疑,这些处理水仍带有放射性物质。各种问题有待解决,但可以明确的是,自此,潘多拉魔盒将被开启。


    海鲜示意图。
    海鲜示意图。

    第1问:海鲜还能吃吗?

    据《健康时报》援引专家观点指出,“总体来说,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会对我们有影响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刘恩涛指出,“人类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海鲜等生物富集的放射性元素,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

    分析称,人类通过食用海产品,间接地摄取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实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有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成造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反核的绿色和平(Greenpeace)等环团认为,放射性物质像碳-14会残留在水中,并轻易聚集于食物链,长期下来累积摄取的量可能伤害DNA。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罐存有核污水。(欧新社)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罐存有核污水。(欧新社)

    第2问:120万吨核污水从何而来?

    这要从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东海岸最强烈地震说起。

    这一场9级地震震感强烈,引发了一场浪高达4层楼的大海啸冲上海岸,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三个反应堆发生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酿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

    事故发生后,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以及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生成了大量核污水。

    目前,福岛核电站上千个大型储水罐中,已储存超120万吨核污水。而且,福岛每天仍在产生约140吨核污水。预计到2022年,核污水将达到储水设施137万吨容量的极限。

    这些污染水透过净化装置去除氚以外多数辐射物质,最后变成“核污水”。什么是氚?氚是一种氢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表示只有在极大量情况下才会危害人体。

    日本一般核电厂产生的含氚水排放入海时,标准值是每公升不超过6万贝克。东京电力在排放前会先把核废水用海水稀释百倍以上,每公升含氚量将不到1500贝克,是日本境内标准的1/40。

    各国对氚的容许值不同,以饮用水含氚上限值来看,世卫标准则为每公升1万贝克。因此,日本排放入海标准约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国际标准的1/7。

    2016年3月10日,日本“311”大地震5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在黄昏中停运亮灯的场景。(中新网)
    2016年3月10日,日本“311”大地震5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福岛第一核电站在黄昏中停运亮灯的场景。(中新网)

    第3问:核污水将损害人类DNA?

    日本围绕排核污水入海的讨论,早在2011年就开始。日政府最近一次提出这一想法,是在2020年10月。不过,由于想法遭到多方激烈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原本,“核污水”一词已足以引发人们的恐惧。在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素。尽管目前,东京电力公司利用专门设备“多核素去除设备”净化核污水,不过此前有报道披露,即使是日方声称已经过滤“处理水”中,也含有放射性物质残留。

    2019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称,核污水中含碘-129、锶-90、钌-106、碳-14等放射性元素。其中,碘-129可以导致甲状腺癌,锶-90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易致白血病。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20年曾指出,福岛核污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和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之高相当危险,存在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第4问:全球还没有核污水排海先例?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多次重大核事故。

    不过,包括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美国三哩岛核事故,都选择了大气释放。

    有专家指出,此前没有发生过类似福岛核事故这样会产生大量污水的核事故,因此也没有核事故处理后的污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

    另外,专家还表示,不存在由国际第三方机构对处理后核污水进行检验再排海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检验程序和标准。

    第5问:处理核污水,还有哪些“选项”?

    自2013年以来,日本政府就污水处置方式,提出了五种方法,包括:对地层注入、排入海洋、蒸汽释放、氢气释放和地下掩埋。

    之后,日本经济产业省组织的专家委员会于2020年2月提交报告书,认为“最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将核污水稀释排放入海或蒸发排入大气。

    不过,正如经济产业省专家会议报告书所写:“排放入海所需耗时最短,花费也最少”。由此,核污水排放入海选项被选中。

    第6问:核污水会影响哪些地区?

    可预见的是,一旦日本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将覆水难收。

    起初,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尤其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将会污染东海。日本周边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德国一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称,从排放之日起,放射性物质57天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受影响。

    韩媒指出, 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会抵达济州岛,400天后就会到达韩国西海岸。

    以放射性物质铯为例,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曾对半衰期约为30年的放射性铯的扩散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算,发现其顺着海流5年将到达北美;10年会随着洋流又回到亚洲东部;30年后,会几乎扩散到整个太平洋。

    第7问:民众怒了,日本先反对日本?

    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日本国内。

    在日本政府做出决定前夕,该国多个市民团体就于4月12日提交了所收集的反对将核污水排放入海的签名,共约6.4万份,来自包括日本在内的88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环境保护团体FoE Japan事务局长满田夏花直指,日本政府的决定是未进行充分讨论的“粗暴的决定方式”。

    另外,日本市民团体“全国核爆受害者第二代团体联络协议会”12日宣布,已向首相菅义伟和6名相关阁僚发送了请愿书,要求勿排放入海。长崎市62岁的崎山升会长表示:“东电和政府应该摸索陆上管理污水的方法”。

    此外,针对政府的决定,福岛渔民气愤指出,在福岛核灾后,10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当地渔业形象,如今再次受到打击,怒指“10年来的努力全白费了”。

    有渔民说,福岛县沿海试捕才在3月结束,正准备迈向全面开放,这个时机点宣布决定排核污水是最糟糕的时间点。

    2011年11月12日,日本政府官员同新闻记者进入发生事故的福岛核电站,进行实地采访活动。(中新网)
    2011年11月12日,日本政府官员同新闻记者进入发生事故的福岛核电站,进行实地采访活动。(中新网)

    第8问:国际社会高度关切,美国怎么说?

    外媒指出,在最新的表态中,美国似乎默许了日本的决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表示,美方认为日方的措施“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将继续与日方沟通。

    4月13日,韩国政府就日本的决定表示深表遗憾,并称将采取一切可行措施保护韩国公民的安全。国务调整室室长具润哲表示,政府敦促日本透明公开福岛核污水处理信息,并让国际社会对处理措施进行科学验证。

    此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称,机构注意到各方对此事的关切,理解此事正受到全球关注,愿以公正、客观、科学的方式,推进机构对此的评估和监督工作。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詹妮弗·摩根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以为可将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合理化”,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日本政府的决定,有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法律义务。

    4月9日、12日和13日,中国外交部三次回应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在13日的最新表态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同时,中方指出,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含氚核污水贮藏在福岛核电厂腹地内,容缸数量已达到1061个,预料2022年秋天就将全满。(法新社)
    含氚核污水贮藏在福岛核电厂腹地内,容缸数量已达到1061个,预料2022年秋天就将全满。(法新社)
    日本民众周二在东京首相府外举标语牌,抗议政府把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法新社)
    日本民众周二在东京首相府外举标语牌,抗议政府把核污水排入大海的决定。(法新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