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国际视野◢ 用生命攀珠峰 65国登山客大堵塞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国际视野◢ 用生命攀珠峰 65国登山客大堵塞

    整理:陆美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今年是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70周年。据尼泊尔旅游局最新数据,目前已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8名登山者,获得从南坡攀登珠峰的许可证,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人都有向导陪同。这也意味着约有1000人,将在6月初结束的这个季节试图登上珠穆朗玛峰顶。

    珠峰南侧的登山季节,从4月中旬持续到6月初。这样多的登山者,可能再次导致通往山顶的路线,出现繁忙的交通和瓶颈,特别是如果攀登窗口因恶劣天气条件而缩短,情况将会更严重。

    ▶▶相关新闻:民防队主任攀珠峰逝世 遗体抵马

    《喜马拉雅时报》27日报导,官员指出,一名加拿大登山者25日在珠峰3号营地去世,使今年登山季的死亡人数达到12人。


    有专家表示担忧,如果登山者全都集中在同一时段从大本营出发,或将重现2019年的“珠峰大堵车”。当时,有多达320人挤在“死亡区”排队登顶,最后造成11名攀登者丧生。

    5月17日,珠峰南坡登顶要道希拉里台阶,出现“堵车”现象。
    5月17日,珠峰南坡登顶要道希拉里台阶,出现“堵车”现象。

    共4800多人成功登顶

    据统计,迄今为止共有4800多人成功攀登珠峰,途中不幸丧生者超过300人。根据历年数据,珠峰登顶死亡率大约是8%-9%。

    一名加拿大登山者彼得鲁斯·艾伯丁·斯沃特,于5月25日在珠峰3号营地去世,大本营消息人士说,斯沃特是在营地病倒后去世。

    另外,二号营地的厨房工作人员、夏尔巴昂卡米于5月21日在收集后勤物资时,在直升机停机坪坠落身亡。来自澳洲的40岁杰森伯纳德肯尼森,于5月19日从顶峰返回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同样于5月19日,马来西亚登山者兼吉打州民防部队主任阿旺阿斯甘达,于在攀登珠峰时遇难。5月18日,中国登山者陈学斌在从珠峰南坡登顶的路上,因缺氧出现身体不适遇难。

    5月16日晚,清理珠峰地区废弃物的尼泊尔军队登山队中一名尼泊尔登山向导,在从峰顶下撤途中死亡。5月2日,一名美国医生在珠峰2号营地死亡。4月12日,珠峰昆布冰川地区发生雪崩,导致3名尼泊尔登山向导死亡。

    另外,至少还有3名外国登山者和两名尼泊尔登山者在高山营地失踪多日,遇难人数恐怕还会再增添。

    这些失踪者包括匈牙利登山者苏哈吉达·西拉德(5月24日失踪)、33岁的马来西亚听障登山者莫哈末哈旺里(5月19日失踪),以及印度裔新加坡登山者什里尼瓦斯·塞尼斯·达塔拉亚。

    匈牙利登山者西拉德25日在位于南坳和珠峰山顶之间的希拉里台阶上失踪,经过多日搜索无果,搜救队伍周三宣布结束搜救工作。
    匈牙利登山者西拉德25日在位于南坳和珠峰山顶之间的希拉里台阶上失踪,经过多日搜索无果,搜救队伍周三宣布结束搜救工作。
    一位名叫泽旺·帕尔乔的印度登山者(后来被称为“绿靴子”)的死亡可能是珠峰上最着名的死亡事件。帕尔乔因他死时穿的霓虹色装备而得名,自1996年以来,他一直被冻在这座山的东北山脊上,即使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它仍然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标。
    一位名叫泽旺·帕尔乔的印度登山者(后来被称为“绿靴子”)的死亡可能是珠峰上最着名的死亡事件。帕尔乔因他死时穿的霓虹色装备而得名,自1996年以来,他一直被冻在这座山的东北山脊上,即使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它仍然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标。

    商业化严重 管理较混乱

    有不少网友对如此多人攀登珠峰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有钱人的游戏”,“现在爬珠峰,只要培训3个月,花30万就能上去,所以现在珠峰爬上去没什么了不起的。”

    一位从事登山运动多年并成功登顶珠峰的登山者表示,现在尼泊尔一侧攀登珠峰的管理确实比较混乱,特别是今年遇到人类登顶珠峰70周年,攀登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商业化比较严重,很多人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确存在有钱就能去的情况。”

    自1953年5月29日纽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从东南坡首次成功登顶后,无数人追随。这是人类首次成功登顶世界屋脊。为了纪念这一天,5月29日被定为“国际珠穆朗玛峰日”。

    1953年5月29日,丹增·诺盖和埃德蒙·希拉里登顶珠峰后不久拍摄的照片。两人是最早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峰顶的人。
    1953年5月29日,丹增·诺盖和埃德蒙·希拉里登顶珠峰后不久拍摄的照片。两人是最早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峰顶的人。

    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从北坡登顶成功;1963年,美国登山队由诺曼·迪伦弗斯带领从西坡登上珠峰。

    攀登珠峰是一项既“烧钱”又花时间的运动。攀登珠峰的周期很长,大约需要1个半月。通常有北坡和南坡两条路线,北坡的路线简单,但费用更高,报名条件也更苛刻,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南坡。中国和尼泊尔分别控制着珠峰的北坡和南坡。

    由于尼泊尔政府对有利可图的项目缺乏监管,因此许可证的数量激增。2019年,创纪录的891人登上了珠峰,其中11名登山者死亡。

    民间业余登山者要攀登珠峰,必须参加登山服务公司组织的登山团。

    从北坡走,中国只有一家组织登珠峰的公司,今年春季登山名额16人,收费标准每人不到46万元人民币(约29.95万令吉)。

    从南坡走,尼泊尔登山向导服务公司多,向导费3万美元到8万美元(约13.8万到36.82万令吉),许可证1.1万美元(约5.06万令吉),再加2000美元(约9206令吉)修路费和综合联络费。

    “死亡地带”常拥堵
    登山老手:经验是存活关键

    珠穆朗玛峰位于青藏高原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世界最高峰。通常每年3月到5月是珠峰登山季,气候转暖,能见度提高,雨雪天气较少。

    不过,实际的冲顶时间窗口还取决于每天的气候情况,大风大雪,尤其是风力和风速,都会减少适合冲顶的时间窗口,可能导致“交通堵塞”。

    资深登山者表示,登珠峰必须要做足准备,即便如此,登峰期间经常会出现“大塞车”,危险重重。到了有“死亡地带”之称的海拔8000公尺寒冷地带,含氧量下降到低于40%,患上严重高山症如高原脑水肿(HACE)和高原肺水肿(HAPE)的风险大大增加。

    2019年,珠峰南坡气候比往常恶劣,导致拥堵,几百人在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死亡地带”,在缺氧和严寒中排队等候,有的长达2、3小时,造成11人死亡。

    通向峰顶的沿途有不少险峻地势,登山者需要承受更多体力和精神上的挑战。尤其是希拉里台阶,只能抓着登山绳一个一个通过,每年登山旺季这里都会“拥堵”排队。

    德国登山者杜季莫维茨1992年第一次登上珠峰峰顶,后来又先后6次成功冲顶。他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在高寒缺氧条件下排队很危险,可能导致下山时氧气不够而危及生命的情况。

    2012年社交网站上热传的照片显示,等候冲顶珠峰的人流排成长队。拍照片的是德国资深登山者杜季莫维茨博士,照片被放到网上后,一时引起热议。
    2012年社交网站上热传的照片显示,等候冲顶珠峰的人流排成长队。拍照片的是德国资深登山者杜季莫维茨博士,照片被放到网上后,一时引起热议。

    运尸体下山最高收费37万

    据英国媒体不完全统计,人类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一度从最初4%左右降低到不足1%的水平,但近两年死亡率又有所上升。2019年,共有11人在攀登珠峰时遇难,为近年来最高。

    平均而言,每年有5名登山者在试图攀登峰峰时死亡。

    喜马拉雅山的登山业依赖于夏尔巴人的经验,他们通常来自珠穆朗玛峰的山谷。他们每年陪同数百名冒险家登上“世界屋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珠峰上死亡的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尼泊尔登山者。

    雪崩是遇难者最主要的死因,占所有死亡案例的41.6%,此外精力耗尽、从悬崖摔落和急性高原反应,也是导致很多登山者死亡的原因。

    由于在恶劣的条件下很难找回尸体,因此估计目前珠峰上遗留着大约200具登山者遗体。

    尼泊尔登山协会估计,将一具尸体从珠峰运下山大约需要4万到8万美元(约18.42万到36.82万令吉),还涉及到法律、行政和出入境规则等许多方面。尸体也许会随时间推移而风化。

    “不后悔,救人更重要”
    攀登者为救人放弃登顶

    近日,两名中国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海拔8450公尺处发现一名女性遇险登山者。在尚有体力冲击顶峰、距峰顶不到400公尺时,两人放弃登顶计划,选择比登顶珠峰更重要的事——救人。

    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两人终于将这名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

    救人的两名登山者叫范江涛和谢如祥,都属于湖南登山队。5月25日,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谢如祥说,看到遇险者急需救援后,他没有犹豫,当即决定放弃登顶,并承诺额外给夏尔巴向导救援费1万美元,“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把她送到C4营地。”

    对于没有登顶,两人表示,“放弃了多年的梦想,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但不后悔,因为救人是比登顶珠峰更重要的事。”

    谢如祥今年54岁,作为北大87级地质系的学生,他曾是著名的北大山鹰社的创始队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梦想登顶珠峰,这次眼看就要冲顶,但为了救人,他毅然选择了放弃。

    谢如祥(左)和范江涛完成救援后,在帐篷里合影。
    谢如祥(左)和范江涛完成救援后,在帐篷里合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