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快乐的身障农夫邓志成 有轮椅就有出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快乐的身障农夫邓志成 有轮椅就有出路

    推开屋前大门,但见屋前、屋后及屋里设置了大中小“家居农田”,这无疑是近年城市发展里常见的都市农业,此为 PWD Smart FarmAbility的基地,眼前这个家居农田由身障者打造而成。他近年荣获Regal British Award的表扬、近期推出“从轮椅到的旅程”图文书,而眼前这一片绿色天地,正是让他重生并活成自己喜欢快乐农夫模样的真实写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我的血液里流着人道主义精神的血。”成长于吉隆坡市中心甘榜峇鲁,邻近社区有中南区,“小时候常遇见瘾君子与性工作者,当时也不晓得什么是爱滋病。”

    同在贫苦环境下长大的他,不忍看着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弱势群体而视而不见,“稍长大后,我便跟着非政府组织到当地施予援手。”他常常在想,多做一点会否让对方少点艰苦呢?

    在志愿活动耳濡目染下,渐渐地,把他训练成困难解决者,“尽力寻找方案,能做多少就多少。”替人洗车、油漆或是筹钱、招人等任务都难不倒他,“无意中增强了领导与组织能力。”

    中学毕业后,原本的人生规划是移民到澳洲,“在当地生活的亲戚愿意提供赞助,加上,那个年代有一种思维,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到国外去才行。”不幸的是,父亲的骤逝改变了一切。


    1998年参与柚木种植项目后,邓志成方知道土壤之于种植物有多重要,也为他后来推动的家居有机蔬菜箱打下很好的基础。

    “作为家中独子,我须留下来照顾妈妈。”就这样,拥有机电及电子工程学背景的他投身到重型机器销售行列,数年后,在朋友介绍下,他承接一项在南北大道旁种植柚木的实验性个案。

    在寻找技术、物色顾问的过程中,有人传授他土壤与土壤微生物的知识,他才恍然大悟土壤之于种植物的重大影响,“我看到永续性的重要,而我认为,永续性等同于生存。”

    他认为,人们所发明之物或所执行之计划,必须覆盖草根社群才称得上人类永续发展,“好的土壤,才能有好的食材;有好的食物,才会有健康的人;有健康的人民,才能达到国富啊!”

    从不向生命妥协的邓志成认为,有轮椅就有出路!眼前这一片家居绿色天地,便是他找到重生、找回助人为乐的方式。

    凭着这个概念,他后来领悟出营养可救国的理念,他思及解决粮食不足的源头在于地球,“地球是我们跟下一代借来的,而保护地球、守护粮食安全的关键角色就是土壤。”

    “在执行柚木项目的时候,确实有思考过土壤问题。直至那一年,坐在轮椅度日后才明白其真谛。”2015年,他面对人生中一场意外事故,却也开启了他的意外人生。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这一切从一张白纸开始

    那一年、那一场车祸事故导致脊椎骨严重受伤,“医生在我体内置入八寸金属板和十三粒螺丝,此后,日以继夜都在面对疼痛,忍无可忍时的唯一办法是打吗啡,但我找到我的至爱。”

    “我找回耕种热情,它让我忘掉痛楚,只是这一回坐在轮椅上。”从他阳光般脸上完全看不出在意外发生后半年里,他迳自想方设法寻短见,幸好,他遇到不只治其伤亦疗其心的好医生。

    一个蔬菜箱里可种植两种蔬菜。

    当医生看过其学历与背景后,跟他来了一次深度对话,“医生说,复健黄金时间已过,我再也不要去想再次走回路了。”听罢,他难以接受,“因为我是坚强的人,一定要站起来走路。”

    “再不甘也无法改变事实,医生对我说:不如做点别的事情吧!”当他被告知国内身障者人数之庞大时,他顿时吓了一跳,“此前不清楚身障者世界,如今开始去理解这个世界了。”

    “像我们这样的身障者,平时不只是无法运动,也可能吃不到优质食物,医生给我提了一个意见,不如利用自身的农业专长,想出一个好方案,让身障者也能吃得健康。”

    邓志成当志愿者的脚步,在国内亦在国外,图为他于2015年前往缅甸参与露宿者和贫困乡区的生活用水项目。

    “医生坦言,他们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假如我能把食材做好,彼此必能在中间点相遇,届时也不用兴建那么多的医院了。”医生一语惊醒梦中人,“当场跟他要了一张白纸。”

    他把心中设想的场景构图画了出来,随即反问医生:“我做这个可以吗?”就这样,他创办的PWD Smart FarmAbility从这一张白纸开始……

    他往盒子里思考的结果

    推出的“从轮椅到的旅程”图文书中,有个标题写到“有轮椅就有出路”,他说,英文有句话说“think outside the box(在盒子外面思考)”,而他则是往盒子里思考。

    “我要制作一个可以置放在家中的小型温室,好让身障社群也能接触到健康食物。”过往经历告诉他,一定要从土壤着手,“我们从土里来的,最后也要回到土里去,但土里有什么呢?”

    陈列在充足阳光下的有机蔬菜箱。

    “土壤里有许许多多微生物,若想要获得健康粮食就需要让土壤也健康。”在他看来,健康的土壤是恢复生物多样性、地球健康的唯一答案,他看到了再生有机农法的可行性。

    据资料显示,再生有机农法强调种植覆盖作物及轮作,减少或不耕犁,施用天然堆肥供予作物营养,不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等,进而重建土壤健康,让大气中的碳回到土壤里。

    他把这个做法浓缩在一个箱子里,“在堆肥过程完成后,才施用于泥土中,再把泥土放置在食品级塑料箱,最后才种上所需蔬菜。”当天,可见树仔菜和红西洋菜同种在其中一个蔬菜箱里。

    这个他称之为“Soil- u- tion”的做法,带有属于你的土壤解决方案之意,只需把蔬菜箱放在屋内任何充足阳光照射到的空间即可,“它不难打理,好处却可多了。”

    “它只需一周浇水两三次,如此一来可省水;它是容器而非电器,这么一来又可省电;人们也不必驱车到外就可享用新鲜有机蔬菜,这种从家居农箱到餐桌的模式可减少碳足迹。”

    重新走回助人为乐之路

    透露,这样一个蔬菜箱每个星期都有收获,一般来说,一个月可获得一至二公斤的蔬菜,“阳光越是充足,蔬菜就越是长得快,所以,收获多寡取决于阳光强弱。”

    在不必担心种植物会受到病虫侵害的情况,以及多种优点之下,身障或贫困社群大可种得放心、吃得安心,与健康食材再也没有距离,“我们在五年内做了六千多个蔬菜箱。”

    同一个屋檐下的共生再循环系统,可种植再生蔬菜,同时也能养鱼。

    “剪下种植物的叶子后,也不必翻种与施肥,施以适当管理,可促进植物再生。在许多个案中显示,一个蔬菜箱寿命不少于一年,一年后换上新的食品级塑料箱,又可继续耕种。”

    在执行这个有土农耕法项目后,他将小小蔬菜箱变身为大及中型家居温室,并与无土培育结合,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共生再循环系统,可种植再生蔬菜,同时也能养鱼。

    “我们养殖红非洲鱼。”他指出,鱼是穷人买不起的蛋白质来源,“但,我们的技术可以实现有机红非洲鱼的养殖,同时不必担心贺尔蒙和抗生素的存在,我们的鱼是素食的哦。”

    邓志成利用所养殖的非洲鱼制成曲奇饼与雪糕,他说,不仅没有鱼腥味,还保留蛋白质。

    除了新鲜渔获,他也将之做成曲奇饼和雪糕,“不会有鱼腥味,但仍有蛋白质。”他说,以上模式可从家居开始拓展到社区,最终甚至可以让它成为一门生意,“这里是健康的庇护所。”

    这就是他从轮椅到的一步一脚印旅程,“我重新走回助人为乐的路上,只是人生下半场用了另一种方式。” 回归土壤,找回健康,正是他逆袭人生的关键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