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别让爱走远了

李仪婷

文 文 文

李仪婷:对话,陪孩子面对困境

那日,自学团体里,一个孩子(初中一)迟到了,未进教室来。上课过程,我看见他在教室的玻璃窗外,探头望著教室内,正在进行的团体竞赛与表达活动。活动很热闹,映照在他落寞的脸上,有著强烈的对比。

下课后,所有孩子都离去了,唯独他还在。我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他和父亲吵架,所以心情恶劣。我又问,需要和我聊聊吗?他点头表示可以。于是我和孩子面对面地坐著。对话过程,我没有目的,只是想了解他怎么了,和父亲为了什么而吵架?

因为晚起而让父亲生气

一开始,孩子不肯说什么,不管我问他什么,他总是摇头说不知道。我回到我最开始认识他的印象,和他对话。我告诉孩子,我犹记得他在学期开始,总是第一个到教室,上课时,总是非常投入于课程,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开始上学迟到,总是过了半个多小时才进教室,慢慢地,孩子迟到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期末最后还有两次未进教室。

观察孩子的上课时间的轨迹,我很明白孩子肯定是遇到了困境,或难题,才让他一次一次慢慢地远离原来的时间轨。我问孩子,是因为觉得老师上课很无聊?所以不想来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孩子严正地告诉我:“老师,如果我不想来,我就不会来了,而不是迟到。我之所以会迟到,就表示我晚起,也因为我晚起,又很想来上课,所以才会迟到的。”听孩子这么说,我很感动,孩子是有学习的动力的呀!那是什么原因让他屡屡迟到呢?他又为了什么与父亲争执呢?

孩子告诉我,父亲这阵子一直对他不满,一直骂他,他不知道父亲究竟哪里不高兴。我询问他,这一天的争执原因,是什么呢?孩子说,因为他晚起了而父亲非常不高兴。

父母与孩子共同负起责任

孩子说,父亲觉得早起是他的责任,所以要他自己设定闹钟,自己起床,但,孩子明白告诉父亲,他很想早起,但他的困境是,他已经设定了上百个闹钟,但就是起不来。只是,父亲只看结果,见他晚起,便不停朝他怒骂发泄而来。

听见孩子描述父亲的情绪与举动,我很明白,父亲的出发点立意良好,父亲是希望孩子长大,能够担负起自己上学的责任,毕竟孩子已经初中一,是该放手让他们学习独立,只是,父亲忘了在孩子担负起责任的同时,父母的角色是需要陪伴孩子的,探索孩子的困境为何,协助他们用更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

这个孩子一直很努力,即使在班上与同学相处有状况,但孩子从没放弃并尝试融入同学的圈子,始终努力想改变著自己。而家里开设的餐厅需要他时,他也尽自己的力量,努力帮助父亲。至于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几百个闹钟都叫不醒他?则和他晚睡有著连带关连。

我询问孩子,既然晚起,上学迟到,让你和父亲发生冲突,那么你想改变这样的关系吗?

别让孩子陷入孤独与茫然中

孩子频频回答:“我不知道。”我想,孩子还没准备好,于是暂且放下对话,只给予孩子正向的回馈,也告诉孩子,如果他有困境,他可随时来找我聊聊。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会以自己的观点:你应该……作为对话的基底论点,这样的对话里,含著父母的期待,有了期待,对话过程就很容易因孩子不符合期待而怒气四起,然而父母经常忘了,父母之所以存在的最大价值,贵在陪伴,要求孩子早起,当他做不到时,与孩子讨论出孩子能做到的部分,如此小小的一点一点慢慢进步,从迟到1小时,30分钟,10分钟……朝不迟到的目标逼近,而不是一蹴可及地达到早起的目标。

当然,作息的调整,也是首要的动作,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才有可能早起,因此,孩子迈向独立的每一步,都是需要家庭系统的支援与陪伴,责罚与打骂,只会让孩子离目标越来越远,并且让孩子陷入孤独与茫然之中而不自知。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别让爱走远了

李仪婷

相关文章

李仪婷:爱的化学式

李仪婷:妈妈,你还爱我吗?

李仪婷:小心眼见为凭的惯性

李仪婷:爱,有个恐怖分身──期待

李仪婷:永远比孩子晚一秒放弃

李仪婷:练习告别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