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才:浮世绘——写实电影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吴伟才:浮世绘——写实电影

    这名词,如今大概也快成古董了。其实,最初是指两次大战后反映欧洲社会人文境况的;失落、重建、困苦、挣扎、勇气、憧憬、生存,题材丰富,描画深刻,这时期精彩作品不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战争前后,东方的境况同样满目疮痍,民国末年社会动荡,二战时更是离乱无常,民不聊生。制作也明显分为两派,一派索性走神怪冶艳借以图个麻醉,这类制作粗制滥造;另一派则着重社会反映与控诉。

    1949年后,在当时政治的微妙条件下,有大批各行各业艺术家南下香港。战后的香港,一面修复其殖民式繁荣,一面仍是落后、贫富悬殊的不公社会,这批南下的艺术家,很多就肩负起艺术创作的责任。

    50年代初期,像《肉山藏妲己》《火烧红莲寺》《御猫三戏锦毛鼠》《猛鬼桥》《软皮蛇大斗扭纹柴》这类无聊低俗误人心智的,大行其道;不过,有鉴于此,也促使1952年的“伶星分家”事件,直接催生了粤语的四大公司。

    这四家公司,首推新联,1952年成立,由当时的新中国背后出资,《文汇报》的廖一原策划,老牌资深艺人卢敦、谢济之、李亨做为主理,那情形就跟当时拍华语的长城机构一样(据悉,长城的袁牧之、石慧、傅奇他们都是直接向中央汇报的)。


    而中联机构,则是由一批具有诚意的艺人自己组织起来,他们是吴楚帆、张锳、白燕、李清等人。中联在短短十多年内佳作不断,如《苦海明灯》《人伦》《路》等等,针砭社会,鼓励人心,可惜,中联只维持到1964年,在《香港屋檐下》之后就结束了。

    光艺机构,于1955年由新加坡一家戏院院线何启荣家族投资。光艺院线看准新马市场,认为这时期最适宜制作具有清新气息及健康风气的。光艺机构在五六十年代,可谓行业的领头羊,除拥有新一代眼光的导演秦剑,还培养出当年人气偶像谢贤、南红及嘉玲。光艺机构刚创立时,更名正言顺打“南洋牌”,开大队到新马取材拍片,南洋人见到自己熟悉的外景,认同感与亲切感都投了光艺一票。

    较后期的是“”,1956年成立,由何贤投资,张锳和谢益之领导,也拍过好些,但气势与成就远比不上光艺。

    现在,当然很难再看到“”了。看官们掏钱买票,为的就要好好享受;声色娱乐必不可少,视觉刺激也要够力,数码科技肯定要做到令人瞠目结舌。

    不必担心剧情合理与否,因为,现今几乎连演员都不必用演技演戏了,只要场面够炫目,谁还管什么戏院外面的现实?真正的现实就在太阳下,但谁有兴趣看啊!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