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财经爆点◢ 暂缓还贷 利息不会“利加利” 提交申请免额外征息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会员文:财经爆点◢ 暂缓还贷 利息不会“利加利” 提交申请免额外征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免费注册为会员 点阅看全文★

    (吉隆坡30日讯)政府推出“保护人民与经济复苏援助配套”(PEMULIH)并允许个人享有6个月的暂缓还贷措施,尽管财政部长一再强调银行不会征收复利,但仍有不少民众心存疑虑,甚至指银行索取更高的利息;理财专家指出,民众不了解利息计算方式,是造成坊间误会的主因。

    迈悦理财教育机构创办人兼执业财务规划师周志强回应《中国报》提问时指出,银行在暂缓还贷期间收取额外利息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民众需了解贷款与利息的计算方法。

    他解释说:“民众误会财长所说的银行不会收取复利,财长意思其实是不会‘利加利’,即在利息中计算额外利息。”


    根据余额来计算

    周志强举例,假设暂缓还贷6个月的利息总计6000令吉,每个月应还1000令吉,而如果借贷人无法每个月支付1000令吉的利息,一般上银行就会把这笔金额视为贷款的一部分,进而计算额外利息。

    “但在财务援助配套下,银行不会在这1000令吉上再计算利息,只是算回原本就计算好的利息,意即仅收取6000令吉的利息。”

    他提醒道,如果民众发现被征收额外利息或者贷款数额增多,多数是因没有向银行申请延长暂缓还贷,因此银行会在欠款总额中计算利息。

    周志强举例,假设A先生借贷10万令吉,年利率为6%,一年应缴利息为6000令吉,所以贷款总额为10万6000令吉。

    “如果今年内你只是还了1万令吉的供款,实际上你只是缴清了利息和一些本金,欠款总额仍有9万6000令吉。”

    他说,银行贷款通常是根据欠款余额来计算利息,就上述例子而言,A先生未能在约定的1年内缴清10万令吉的欠款,因此银行将重新计算利息。

    若被征收额外利息或者贷款数额增多,多数是因没有向银行申请延长暂缓还贷。
    若被征收额外利息或者贷款数额增多,多数是因没有向银行申请延长暂缓还贷。

    “拉长补短”舒缓财务压力

    周志强称,暂缓还贷措施是一种让借贷人“拉长补短”的做法,通过提高每月供款额或拉长还贷期限,藉此来舒缓借贷者的财务压力。

    一般上,银行会先依照个人情况提供2个选项:

    一、暂缓还款6个月后,将利息加入欠款中,并维持原定的还款期限,所以每个月的供款会随之增加
    二、暂缓还款6个月后,根据原先的贷款数额拉长分期付款的期限,因此还款期限会变长

    申请与否 先审视现金流

    随着政府将复苏配套的援助对象扩大至所有收入群体,周志强认为,民众需审视自身现金流与财务能力,从而决定是否提出申请。

    “如果民众没有面对任何现金流的问题,对接下来的收入信心满满,便无需申请这项援助。”

    他说,民众若是手头紧,或担心接下来的现金流无法承担生活开销,就应该提出申请,以减轻每个月供期的压力。

    他也不建议民众申请暂缓还贷后,转而将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投资炒股。

    “因为这笔现金流已经预算在贷款支出,而不是在原本的投资组合里;加上贷款和投资所承担的风险各异,前者是每月供款的风险,后者是投资的风险,不能混为一谈。”

    案例:暂缓房贷的利息计算

    A先生的房屋贷款为50万令吉,还贷期限30年(共360个月),年利率为4.8%,因此每月供款为2623.33令吉,贷款实际总额将会是94万4397.64令吉。

    在支付了5年即60个月的贷款后,他的欠款余额为45万7825.60令吉。

    若A先生申请暂缓还贷6个月,银行将会征收这6个月期间的利息:
    ◆在没有复利的情况下,利息成本为1万859.03令吉
    ◆若有算复利,利息成本为1万1098.28令吉

    两者差距为239.25令吉

    宽限期结束后,A先生若无法一次过支付上述没有复利的利息,即1万859.03令吉,银行一般会把这笔数额加入原有贷款余额中,最新欠款将是46万8684.63令吉。(即45万7825.60令吉 +1万859.03令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