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文:学习现场◢抛开成见凝聚书法组织 走进校园推广书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DUN 新古毛 KUALA KUBU BHARU
    彭小桃
    凯鲁阿扎里
    饶可芯
    哈菲扎
    选民人数: 40,015

    ◤会员文:学习现场◢抛开成见凝聚书法组织 走进校园推广书法

    追忆起幼时与老师相识与学的片段,笑着说:‘有一次我的老师和其他师兄弟说他收了一个‘大’学生,讲的不是大学里的学生,而是我的外在体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诚如的隶书,气势磅礴,仿佛泰山坐落纸上。字如其人这点用在他身上最贴切不过,古代人称身高八丈,他伟岸的身躯挥毫时气贯长虹,无论隶书、大篆或魏碑都写得遒劲有力,散发着浓厚的“金石气”。

    那是中国传统中一种浑厚、苍茫、古拙的表现样式。碑刻是古代文字流传的方式之一,金石里的“金”指的是刻碑的刀具,“石”则是碑石,因此“金石气”形容的多是一种仿佛刻碑的浑厚气象。

    黄瑞庆12岁时,因不服老师的决定而自主报名参加了书法赛公开组,最终获奖,这段经历为他往后的书法学习之路埋下伏笔。

    ,1968年生于霹雳州巴里文打,祖籍广东普宁市,现任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会长。此外,他也身兼多项要职,包括马来西亚梅庵书画会创办人兼会长、吉隆坡书艺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客座教授、北京清华大学清艺苑全国校友会副会长等。

    博览约取厚积薄发

    常在教学上告诉学生的,也是学习重要的理论纲领,便是金石书派的“求篆于金,求分于石”。初学,以什么书体入门早已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议题,有者认为楷书最适合入门,有者则认为该从篆隶着手。始终坚持从篆隶入门更能法古,往后亦能以金文为创作底蕴与内功。以点画独立的篆隶入门,除了能为以后打下基础,也能更了解的源流与嬗变。


    认为,篆隶为的源头,后来的楷、行、草书皆由这两种书体演化而来,学习必须按照发展史顺序系统地学习古代,每学一体一派,都先研究其源流、思路与方法。这就是李瑞清金石门派弟子张大千、李健等在取得巨大艺术成就的方法。

    与师兄弟合影,左起:邓启平、黄瑞庆、叶国日。
    与师兄弟合影,左起:邓启平、黄瑞庆、叶国日。

    本土教学上,学生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似乎逐渐成为常态。师者,所以传道,因此学生受老师影响似乎无可厚非。但多年来,曾担任多场比赛的评审,当中不乏见到重复性高,笔法、造型如出一辙的参赛作品。“每当看到这样一批的作品,我只会选出最好的一张。”他坚持“不习今人”的原则,因为今人的字尚未经历时代的审判,通过几千年历史淘汰后存留下来的古人,是已去芜存菁的艺术精品。

    的习书经验中,各种书体有相应的学习阶段,他对自我的期许则是——三十习篆隶、四十习魏碑、五十习行草、待六十后才探索山水写意。

    从他的经验来看, 从大篆开始学习门径至广,就像建造一条广阔的大道,打下深层地基,背十公斤沙袋锻炼长跑,在中段及后段越来越轻松,得心应手。他也补充道:“学习最忌莫过于单纯一体,显得空白平淡,应如苏东坡‘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大器立其体,小器博其趣,这样才能蕴涵丰富,耐看而隽永。

    梅庵书画会。
    梅庵书画会。

    学艺之路非同寻常

    早已融入的生活,之前MCO期间,几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便写。他缓缓说道自己是潮州人,一生爱吃鱼,写这回事在生活中早已像吃鱼一般,只要一天不做,心里就会感觉莫名空荡荡的。他早前更因写得太勤导致严重的肩周炎,治疗了半年才康复,所以与爱好者分享经验,书写时的姿势必须掌握得宜,在量方面也适当节制。

    喜爱吃鱼这件事,或许又与父亲相关。小学时期,的父亲是鱼贩,常常需要手写记录单子。当时的他甚至还未知道何为,却因看见单子上龙飞凤舞的字体,从而喜欢上写字。但也许很难想像,今日的知名家,在学校里以正规楷书为规范的标准之下,当年就曾被老师批评字体像“鬼画符”,还被重重丢落在地勒令重写。

    这样的“羞辱”对其他孩子来说,或许从此便与无缘了,但在他12岁那年,老师挑选学生参加校外比赛,从小豁达乐观不服输的心态,反而激起他要在路上精进的决心,要证明自己是行的,于是他毅然向老师毛遂自荐参赛。然而,在老师眼中,他的字根本谈不上,又谈何代表学校参赛?于是他自主报名参加了公开组,最终还以12岁的年纪在公开组获奖,这段经历为他往后的学习之路埋下伏笔。

    图为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会员。黄瑞庆希望全国书法同道能够携手努力,抛开成见,不同的书法组织团体凝聚一起,推广马来西亚书法,把马来西亚书法推上更高的台阶。
    图为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会员。黄瑞庆希望全国书法同道能够携手努力,抛开成见,不同的书法组织团体凝聚一起,推广马来西亚书法,把马来西亚书法推上更高的台阶。

    师从郑一峰情如父子

    经历了这一场自我及外在的博弈,之后他认真请求父亲为自己找老师拜师学艺。最终,父亲找上在巴里文打著名的家郑一峰老师,殊不知彼时郑老师早已在全马各地桃李满天下,也是本土的重要推手。

    说起郑一峰校长,当年退休后便安居巴里文打,他于上世纪廿年代拜在金石家李健门下,学习三代两汉篆书及六朝碑帖。(李健乃金石书派李瑞清最得意弟子,得其真传,1926年-1934年下南洋教授金石书画艺术,为学校留下笔墨字迹甚多。)

    一般人学习,无非老师课堂示范临摹、练字、点评等程序,但郑老师则从三方面观察学生,首重道德人品,次看进取心,此二方面过关后,再授以金石书派的系统学习方法,则可成才。

    书法名家郑一峰校长。
    书法名家郑一峰校长。

    经过三年的观察之后,18岁时的终于拜入百体家郑氏的金石书派门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这段学习的经验有别于常人,郑老师因材施教,依每位弟子的资质与领悟力灵活变通。

    忆起当年,骑着脚车到老师家请教功课,他说:“老师不直接点评,而是看了一眼便放在一边,让我实在不知所措。”有时纯粹帮老师磨墨,在一旁安静观摩他练字;有时随老师外出挥毫,站在案旁帮忙拉纸,两人情如父子。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三方代表,签署共建汉字书法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的框架协议。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三方代表,签署共建汉字书法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的框架协议。

    专心研究金石理论

    在拉曼大学就读期间,带领华文学会的社团举办各种活动,也曾大胆邀请当时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的著名家们,如何维城、黄石庵等人担任评审与讲座分享,而他们也欣然答应。从那时开始,便下定决心,他日若也能有所作为,必定会入书协积极推广本土书艺。

    毕业后,因从商而导致写的时间大大减少,但在那段期间却一直保持读帖的习惯。尽管从事的行业与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曼谷经商期间,仍不忘推广艺术,进入当地华校教导。约莫2016年,50岁后的矢志金石,专心研究金石理论、门人以及海内外传播,并在新纪元大学学院教授,在国内推广传统学习。

    好比他决定加入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带领推动马来西亚传播的发展,志在凝聚本地书艺爱好者。“青少年是一个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我们不可以忽视。”他说。于是由带领马来西亚书艺协会正在计划“青少年大使”的项目,以集中全国青少年优秀精英为目标,为他们建构一个交流与联系的平台,亦作为他们传播的后盾,提供资金、师资、材料等援助。

    只管付出再谈回报

    2020年8月13日,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与新纪元大学学院三方代表,签署共建汉字文化国际传播基地的框架协议。为本土引介中国专业师资,在此项目底下举办了汉字文化与艺术高研班、青少年精英研修班,以及通过面子书直播的方式,举办“博士论书”技法系列讲座等,20堂公益课共累积了7万2200次的观看次数,将传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亦在2017年成立了书艺研究院,由九个专业委员会组成,旨在提升对汉字艺术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制定技巧与理论并重的培训课程。而谈及对马来西亚的展望,与书艺协会同仁,冀望能与本土教育产生连接,走进校园,让学生更早认识及接触。重启全国教师营,制定符合教育部标准的考核与评估制度等,亦在他们的计划当中。

    希望全国同道能够携手努力,抛开成见,不同的组织团体凝聚一起,推广马来西亚,把马来西亚推上更高的台阶。他说:“推广,先不要问回报,只管付出,最终好的事情一定会回到你身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