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前人开路 后人记录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主題故事◢前人开路 后人记录

    吉隆坡路名早年不少以华人命名,以纪念他们建设城巿的贡献,如大家熟悉的叶亚来、叶观盛、陆佑、陆秋杰、陈秀连等。华人路名可说是一份具有官方认证的重要文化遗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然而,百年来吉隆坡许多路名更改,有的路已经消失,即使面对保留下来的华人路名,大多数人也不识得名字的主人。文史工作者蔡立豪用了超过10年时间探索马来西亚各州华人路名,今年6月出版《地图》,收录六十多条已确认的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大家购物中心前车水马龙的敦陈祯禄路原名Foch Avenue,俗称火治街、指天街,更早之前曾是火车铁道,最初是一条巴生河小支流。

    故事多,听老社区街坊口述从前生活记忆很有趣,从路名回溯吉隆坡发展轨迹,则是补充了历史课本遗漏的内容。

    带着新鲜出炉的《地图》, 来到约定好的地点——苏丹街(Jalan Sultan)和敦陈祯禄路(Jalan Tun Tan Cheng Lock)交接路口与作者蔡立豪会面,今日请他带我实地走访已消失的一条街。

    蔡立豪指出大家购物中心对面这排百年历史店屋前的行人道就是已消失的尤瑞越街。
    尤瑞越街、同善阶、新就记路,你知道它们在哪里,有什么故事吗?(图:《吉隆坡华人路名地图》)


    消失的尤瑞越街

    “我们现在站着的位置就是已经消失的尤瑞越街(Yew Sweet Guat Street)。”他指着面向大家购物中心(Kota Raya)的一排店屋说:“这一排百年历史旧店屋是19世纪福建籍锡矿家尤瑞越的物业,店前街道以他命名。”

    在吉隆坡旧地图上,尤瑞越街原先是1890年代从苏丹街路口至茨厂街路口的主要街道。大家购物中心所在当年是一片空地,现在的敦陈祯禄路当时是一条巴生河的小支流,沿着如今的富都路(Jalan Pudu)一直衔接到燕美路(Jalan Imbi),源自附近的小山坡。1893年,小河被填平成为往来吉隆坡火车站和富都的铁道干线。茨厂街街口有一火车栅,火车经过导致从茨厂街到五支灯的南北巷交通严重阻塞,引起民众抗议。当局因此将部分铁道截断,在苏丹街街口设置火车终站,1919年将废置铁道拆除整修为街道,命名为Foch Avenue,由于比其他街道宽阔是以名为大道(Avenue),街坊们称之“火治街”。与之平行的尤瑞越街,因被并入火治街而消失。英政府在1933及1938年分别把两条新路以尤瑞越的姓氏Yew和名字Sweet Guat命名,前者在半山芭,后者在蒂蒂旺沙。

    当年火车乘客在苏丹街终站下车后,需转乘马车、牛车或人力车前往吉隆坡火车头,这里成为各种交通工具的中转站。与惠州会馆毗邻的空地上渐渐有摊贩集聚,顾客与小贩讨价还价时“指天笃地”,因此被街坊称为“指天街”。另有一说,空地上常有街头演说因而也叫“大炮街”。据老街坊追忆,空地上常会搭起帐篷演流动电影,小孩钻布蓬看免费电影被捉到会遭一顿打。有意思的是,数十年后建起的大家购物中心和富都车站延续了购物、娱乐、交通中转站的功能。

    1980年代吉隆坡路名大更名,政府将火治街易名为陈祯禄路以纪念开国功臣,2006年再次改为敦陈祯禄路。大家购物中心旁侧的路原名叫Cross Road(哥洛士街),独立后改为Jalan Silang(西冷街),后被易名敦陈修信路(Jalan Tun Tan Siew Sing)。陈修信是敦陈祯禄之子,马华第三任总会长,曾任工商及财政部长。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用脚走出来的故事

    今年60岁的蔡立豪是柔佛麻坡人,年轻时就来到吉隆坡工作生活,住了三十多年,也算是人。他从2009年起,利用工余时间探索华人路名,通过研究旧地图、实地考察、参阅旧报纸和书籍、网络上搜索资料,累积整理出马来西亚各州八百多条华人路名。另外,他也开设面子书专页《马新:我们的故事》,自居老编与小编谢敏洁记录分享有趣的华人历史故事。

    二人编撰出版《》系列三部曲,分别为两份人文地图及一本书册。《地图》已于2022年6月出版,计划今年12月出版《吉隆坡人文探索地图》,2023年6月出版《吉隆坡华人街名》一书。

    新就记以吉隆坡最后一任甲必丹叶观盛的商号命名,是少数以商号命名的路。
    难得新就记路保留了一个白底黑字的旧路牌,现在已属历史文物。
    这几年新开的八号Cafe特别注明了新就记路中文路名。

    小路隐身后方大有名号

    吉隆坡人肯定很熟悉叶观盛路(Jalan Yap Kwan Seng),但与甲必丹叶观盛有关的路不止这一条,还有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新就记路。这一条隐身在富都路与汉都亚路(Jalan Hang Tuah)之间,吉隆坡警察总部山坡后方的小路,近年因为老房子改做网红cafe而开始成为打卡族到访的热点。

    新就记(Sin Chew Kee)是叶观盛的商号,经营贸易生意,在吉隆坡以商号命名的路相当罕见,也说明了叶观盛身分地位非同一般。1889年,叶观盛在吉隆坡开设矿场,雇用工人达七千多人,是当时雪兰莪州境内最大的矿主之一。后来他又兼营商业,在吉隆坡开“新就记”商行,在新加坡开设“新兴泰”商行。

    叶观盛当年在富都路边上个人地段上兴建双层住宅,这条路就以其商号命名为新就记路。据说叶观盛多间私宅之一便在这里,但确实地点已难查证,旧报纸曾刊登他在此开派对招待宾客的新闻。

    新就记路与周立华小学只隔着一条铁道,近在咫尺却无法相通,从前远离吉隆坡巿中心(苏丹街、茨厂街),住在这里的都是较富裕的人家,出入使用人力车。警察宿舍在山坡上有皇气保护,不远处是“脚锢楼”富都监狱,何清园、武吉免登一带全是木屋区。直到1980、90年代,这儿仍住着居民,后期周围建起公寓将之包围,若非刻意绕到这里,很少人发现这个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老社区。多年前VCR咖啡馆开在这里吸引cafe一族前来,近年纷纷有更多老房子改做cafe餐厅,使得新就记路焕发新气象。

    珍重渐行渐远的华人路名

    身为土生土长的吉隆坡人,对敦李孝式路、辛炳路、陈秀连路、朱晴溪路、嘉炳路等华人路名很熟悉,但对名字的主人却所知不多,甚至很陌生。在这个城巿生活40余年,仍有许多街道小巷不曾到过,平日开车在城里穿梭经过不会多加注意的角落和建筑,原来藏着丰富精彩的百年历史。有更多故事等待被发掘,趁着景物还在值得赶快记录下来,不然等到消失之后,就难再寻踪迹。

    蔡立豪说,之前费了一番工夫找到的柏屏义学遗迹,不久前被拆除了,听了心中惋惜,还好当时拍下照片分享到面子书,得以保存在网络历史浩海中。

    对于吉隆坡百年来的变迁,蔡立豪认为城巿发展变化是必然的,并无不好也无法阻止,但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留历史古迹值得思考。而他致力所做的是整理马来西亚华人路名,探索华人参与拓垦建设历史,向做出页献的历代先辈们致敬,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共同珍惜与守护这份独特的文化资产。

    同善阶是少数以“阶”(Tengkat)而非“路”或“街”(Jalan)命名的道路。
    位于同善路和同善阶交接处的废置老建筑,看得出当年是一幢豪宅,不知背后有何故事?
    同善阶上超过40年的老字号牛记牛肉粉。

    此路非彼路“阶”另有所指…

    同善医院(Tong Shin Hospital)和同善路(Jalan Tong Shin)大家都知道,但在哪里?

    广东省赤溪客家人叶观盛(Yap Kwan Seng)是吉隆坡最后一任华人甲必丹,当年他为了照顾南来的矿工,成立中医院培善堂,独资维持了13年。1890年,得赵煜、陆佑等人支持,培善堂扩建为同善医院。同善医院现在富都路上,其左侧一条路取名同善路,即位于光艺戏院(已拆除)后面,连结亚罗街(Jalan Alor)短短的一条路。与之紧邻的则是比同善路长得多,另一端连接章卡武吉免登(Changkat Bukit Bintang)。

    称Tengkat而非Jalan的路很少,推测是因为地势由低向上类似阶级之故,蔡立豪解释使用“阶”字是Tengkat直译成中文,当年或有别的写法。很多人将同善路和混为一谈,其实是分别两条不同名字的路。上最有名的是超过40年历史,人熟悉的老字号牛记牛肉粉。这一带最早是大片木屋区,后拆除改建成住宅区,属于中上层华人社区,建筑多为不超过五层的Art Deco风格民宅,颇有香港风情。直到近二三十年,民居楼下纷纷转做商业用途出租,楼上现多是外籍工人居住,已很少华人老街坊。章卡武吉免登变成酒吧街,亚罗街美食街声名远播,成为夜猫族和游客蒲点,连带的社区面貌也改变极大。唯独鲜少人知的华人庙宇和仅存不多的老字号餐馆食档,回味当年华人老社区的风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