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医|如何避免节后症候群?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DUN 新古毛 KUALA KUBU BHARU
    彭小桃
    凯鲁阿扎里
    饶可芯
    哈菲扎
    选民人数: 40,015

    顾名思医|如何避免节后症候群?

    节日、假期后疲累?专家教你聪明应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过完年后的你,是否疲累乏力提不起精神?心里抱怨着快乐时光太短暂?一想到上班或上学就开始Emo(网络用语,一般指出现颓废、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一些生理方面的不适情况?当心“”已经找上你!

    (Post-holiday Syndrome)也可称为假期后症候群或节后综合征,泛指一种出现于长假期或节日后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症状,比如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工作、心跳过快,甚至是焦虑、空虚或容易发怒等。雪州双威镇双威医疗中心临床心理治疗师和高级饮食治疗师,教你如何从生理与心理方面及时调节,减少“”带来的不适和影响。

    ■临床心理治疗师张慧仪说,“节后症候群”并不是疾病,而是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不适状态的情况。一般上,这些不适情况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如果持续太久,就须考虑是否有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身心不平衡导致


    “放长假或节日后,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的感受,或经历的状态,尤其年底长假或过年后会更明显。情绪和思想方面的变化会导致行为和生理方面的改变,主要与假日与回归日常两者之间的反差有关,比如面对假日的欢乐积极感受的消失,人需要回归到现实层面时,难免会有些情绪低落和沮丧。的另一种情况是,未必每个人的家庭都是温馨的,有些人逢年过节回到不开心环境,也会被情绪带着走,节日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平复心情。”临床心理治疗师坦言,的症状多种多样,很难一概而论,而且也会随着每个人不同的遭遇和环境而有所不同。

    张临床心理治疗师指出,“”并不是一种特定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不适状态的情况:“的情绪症状与抑郁的感觉相似,比如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意兴阑珊,思维也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和感受。一般情况下,这种感觉只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是延续很长时间(超过2个星期还没有好转)或假日后变得更严重,连周边人士也察觉到有异样,甚至是完全不想面对人群,就需要正视是不是有其他潜在问题。如果情绪低落、胡思乱想或抑郁沮丧等情况是暂时性,随着时间逐渐恢复正常的话,就没有太大影响。”

    ■饮食疗养师刘伟媓指出,“节后症候群”不只出现在成人身上,小孩也可能会在节日后的过渡期时受影响。

    :大人小孩都遭殃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高级饮食治疗师分析,“”不只影响成人,小孩也可能会在这段过渡期受到影响:“小孩子通常比较常见就是开学时,大人一般是回归工作岗位时会有状况。也会造成生理方面的影响,比如体重上升、感觉疲累、失眠或一直想睡觉(因为太累)也比较容易有伤风咳嗽这些感染状况(因为逢年过节可能会过度使用声带、吃太多煎炸食物和水喝得少),食欲方面可能会变差或变好(变差可能是因为大吃大喝影响肠胃消化功能;另一现象就是假日习惯大吃大喝,回归日常过渡期时,可能会倾向于渴望美食)。大量喝酒、熬夜和打麻将之类的节日活动也会改变生活作息。种种因素相加,最终导致了。如果纯粹是受影响,大部分生理方面症状都是短期性的,可能只持续几天或几个星期,当生活习惯调整回来时,就会恢复正常。”

    刘高级饮食治疗师也指出,节日或长假后,医院人潮一般会变多,一是医生门诊频率增多,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患者的门诊,另外则可能出现须即时就医情况,因此人们须前往急诊中心:“主要是当人的体重改变时,或没有得到良好控制,血压和血糖会突然飙升,造成有些人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反应。肠胃问题也很常见,尤其是中年人可能在节日时,放纵自己大吃大喝,然而体重很多时候一旦上升就很难回降。”

    因此,虽然人们可能很难完全避免,但一些本来就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则须额外留意。

    “最好养成检查血糖和血压的习惯,如发现节日或假期后恢复日常生活,指数还一直飙升,没有下降,千万别再等待。因为这些症状未必仅是,而是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一般健康人群,由于导致的各种生理症状通常并不严重,一般是几天后就会慢慢好转或改善。如果一星期后,还是没有改善,建议会诊医生做进一步评估。”刘高级饮食治疗师提醒。

    5妙招让你充满电!

    ◆第一招:早做准备,松弛有度
    无论是长假或节日,都要早做准备,时刻记得“松弛有度”,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都应有所节制。高级饮食治疗师建议,在假期结束前,不妨先预留1~2天时间用以恢复精力和体能,也可以事前规划或策划备忘清单,如此一来上班时,就可以比较快调整至正常步伐。

    ◆第二招:放松身心,规律作息
    开始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作息前,建议注意合理放松身心,比如适时午休和聆听轻音乐等。同时,合理安排生活起居,戒掉熬夜的坏毛病,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尽快把生物钟调整为健康状态。此外,刚恢复工作时,还要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日程安排过满而一时难以适应。

    ◆第三招:接受情绪,处理放下
    临床心理治疗师认为,这个名词的出现,也跟一般人的默认情绪有关:“人们普遍将开心和快乐视为应该要有的默认情绪,一旦出现伤心、失望或焦虑等情绪就迫切调整,但事实并非如此。负面和正面的情绪是并存的,人生每一天都不一样,所以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快乐或开心,并非是生活中的默认情绪设置,明白任何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现象,了解情绪来源,并接受它的存在,正常化去看待这些情绪和变化,不需要刻意去逃避或预防。当然,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些规划来慢慢调整,比较不会落入的陷阱。”

    ◆第四招:节制饮食,适量均衡
    无论是健康或疾病人群,饮食都要所有节制,应适量和均衡。这个概念适用于任何时候,无论是节日或平时。过节或假日无可避免吃多了,就要懂得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并尽量选择清淡饮食。回归日常应从调整生活开始,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合理安排好饮食结构,尽量“减肉增菜”,减轻肠胃负担,同时要注意多元均衡饮食配搭和控制分量。

    ◆第五招:专注当下,正念练习
    应对或日常生活的各种变化,临床心理治疗师建议,人们不妨尝试正念(Mindfulness)练习,试着把专注力放在此刻和现在,而不是纠结于已发生、改变不了的事情,或是焦虑未来仍未发生的事情:“正念练习未必等于冥想或静坐,任何时候都可以练习正念和专注,即使是吃饭、冲凉这些小事,都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就专注于品尝眼前食物。具备正念和专注的人,比较可以察觉和看清自己的情绪,然后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释放情绪,并继续专注于当下生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