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书生知见

文 文 文

◤书生知见◢ 江健勇:从疫苗被妖魔化,看人性偏见和本能

★免费注册为会员 点阅看全文★

最近传出,有华裔老人家到了打疫苗现场发现不是打中国疫苗后就拒绝,我还看到一些网民看到一个名人自愿打AZ时,调侃她有种就带自己父母全家打AZ,这无异间接在诅咒人家。

人们对疫苗有偏见,其实是媒体和群众双双的无意识偏见相关。


曾有两位学者做了个牛肉碎标贴对客户的影响,一个说产品75%是肉,另一个则说有25%脂肪。换句话说,不管你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它的肉脂比例都一样,最后当然是注明是75%瘦肉的比较多人喜欢。


类似的实验也在医学上做过,如果医生告诉病人某个手术5年后的存活率,“100个有90个还活着”对比“有10个会死去”,就算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人们会觉得更难接受后者。

两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人对于负面或损害有额外敏感的天性,因为原始人大部份的时候是居住在恶劣残酷的环境,我们的祖先对危害的信号更敏感,才能避开成为猛兽午餐。

这变成全民疫苗接种计划的其中一个障碍,因为所有的药物都必须把自己研究的数据透明化接受同行评审,数据中的好坏兼可能性的副作用必须一一公布。

别被操弄偏见

比较可笑的是,一些华人在网络上不断宣称要打就打中国疫苗,因为没有副作用。其实中方疫苗也公布了可能性的副作用,为何这些人会看不到呢?

这里就牵涉一点政治问题了,中国政府在网络上对新闻有严厉管制,特定关键字一旦出现你的社交媒体,你的账号就算没有被举报,也会很快被冻结。对比其他国家的媒体,新闻报导是相对的自由,所以大家还会有办法看到不少接种疫苗后副作用,甚至是死亡的新闻。

这也衔接到媒体的无意识偏见了—— 人死了才是新闻。

如果打疫苗后,就算大部份的人继续活着,这不是新闻,而是数据。就算你报导了,也没有流量和热量,民众也不会记得。

甚至新闻报导是很时间性的,打疫苗后有人死了,新闻是要尽快报导。过了一两个礼拜才有解剖验尸报告,请问这报告还是不是民众想看的新闻?

这就是媒体需要面对的矛盾,就连我们看电影小说,都是主角遇到严重的障碍,甚至是几近威胁生命的情节,我们才觉得它是值得我们留意的故事。

而故事跟数据的分别,就在于有没有跟我们内心可以对号入座的细节。

苏联未解体前的独裁者斯大林说过一句名言“一个人饿死,是悲剧;100万个人饿死,是数据。”

所以今天的群众本能,始终是对于媒体报导的个别“疑似”打疫苗后死亡的悲剧铭记于心,对疫苗研发所公布的副作用数据,却会采取忽视。

建议大家看任何资讯时,谨记自己是有本能的偏见,因为有些群体的目的就是要操弄你的偏见。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书生知见

相关文章

书生知见| 江健勇:流量的加持和诅咒

书生知见|江健勇:当客户投诉你,他要的不是道歉

书生知见|江健勇:如何不竞争的赚钱?

书生知见|江健勇:数据思考才会让你更适合做生意

书生知见|江健勇:华人文化情意结对事业传承的阻碍

书生知见|江健勇:不要用人情来抵押利益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