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下载APP

出入經典

文 文 文

傅承得:出入經典──儒家七條件

想成為儒家,至少要具備以下七個條件。

首先是立志學習。所學以修身做人為本,從孝悌做起,推擴而為忠信敬恕等。《論語》裡孔子談論學習的地方很多,重點在篤學、博學和活學,並且大量思考、努力實踐並一生學習。孔子“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孟子孜孜學習是為了“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學者”。因為樂于學習,所以尊重傳統和重視教育,因為沒有傳統就沒有現在,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

其次是重視人性根本,即人與生俱來的真誠潛能。因為真誠,我們能夠引發善心,從而走上人生正途。每一個人都具備這樣的一顆真誠之心,但它只是資質優良的種籽,還得靠我們自己后天的灌溉、施肥與除草,它才會茁壯成長與滿樹開花,豐收人生甜美的碩果。“相信人性向善”因而是儒家的大前提,但只是“相信”無濟于事,自己必須全力向善;向善有了具體成果,也要協助他人向善。

第三、是儒家必有恢弘器識。《論語‧泰伯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說:“讀書人不能沒有恢弘的氣度與剛毅的性格,因為他承擔重任而路途遙遠。以行仁為自己的責任,這個擔子還不沉重嗎?直到死時才停下腳步,這個路程還不遙遠嗎?”洞明的見識、寬廣的胸襟與鍥而不捨的態度,所培養出來的是對國家社會的關懷與承擔。

第四、是儒家必劍及履及。孔、孟坐言起行,並非空談理論。孔子51歲出來做官,擔任中都宰﹙類似縣長﹚,一年之內升任小司空﹙副工程部長﹚,再升大司寇﹙司法部長、最高法官兼總警長﹚,使得強鄰齊國害怕魯國因孔子而強大。他教出的學生冉求、子路和子貢等都是一流的政治人才。孟子也說:“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使德行與才幹傑出的人居于領導之位,使有專業能力的人擔任下屬執行職務。


第五、是儒家必有凜然骨氣。孔子年輕時既以博學知禮聞名,但他因不肯為亂臣賊子效勞而放棄富貴功名,等到“五十而知天命”后才出來做官。孟子則標榜知識分子的傲骨,他說“養吾浩然之氣”、“說大人則邈之”、“威武不能屈”、“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這些話都說得鏗鏘有力、震鑠古今。

第六、是儒家必批判權貴。對當權派,知識分子的身姿永遠都是擔任把脈與監督的反對派角色。孔子說魯國三家大夫僭禮,“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說富貴加身的齊景公臨死時,百姓找不出他有什麼善行可以稱述;而堅持節操的伯夷與叔齊雖餓死首陽山下,百姓至今仍然傳頌他們的美德。孟子說破壞仁德與義行的君王稱為獨夫,誅之可也。他去晉見梁襄王,出來罵了一句千古名言:“望之不似人君”。

第七、是儒家必不怕死。孔子說“殺身成仁”,犧牲生命以成全人生理想;孟子說“捨生取義”,放棄生存而選擇義行。他們都主張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大原則,為了它可以慷慨就義。儒家談的“勇”,包括知恥不貪污的勇氣、不向權貴低頭的骨氣,以及為人生理想與原則而犧牲生命在所不惜的正氣,這是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在現代知識分子身上已所剩無幾。

詩人、文化人及出版人。1959年生于馬來西亞檳城,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

>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爱心
爱心

出入經典

相关文章

傅承得:出入經典──多元思考

傅承得:出入經典──道德DNA

傅承得:出入經典──孔孟不談愚忠愚孝

傅承得:出入經典──人生,從真誠出發

傅承得:出入經典──任重道遠

傅承得:出入經典──“善”是動詞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