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和:史铁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DUN 新古毛 KUALA KUBU BHARU
    彭小桃
    凯鲁阿扎里
    饶可芯
    哈菲扎
    选民人数: 40,015

    赵德和:史铁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史铁生生活在一个由残疾筑建起的一堵围墙里,他在物理世界游移的局限,促使了他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前进,没有了运用自如的躯体,史铁生就只能倾注于铸炼他的灵魂,拷问许多拥有健康体魄的人们被“正常生活”分了心的问题。

    史铁生写的不是大众以为的心灵鸡汤,读过他的书的,如果真读懂,理应不会觉得好“喝”或容易“喝”,因为那是一碗生命苦药。他21岁那年在一场怪病后(后来才被诊断为脊髓受损),就必须在一个年轻人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永远失去了行动力,下半辈子都得以轮椅代步,而上帝仿佛在他一生中一又一次地开他身体的玩笑,但他也笑说自己专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写道:“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著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因为地坛离他家近,在他残废那头几年,他天天摇著轮椅去那里,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时他脾气坏到极点,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恨这个世界,不过也是在地坛那里,他看见了整个世界,在那里,他“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在那里,他看著一对恩爱的中年情侣慢慢变成一对老年的伴侣;在那里,他看著一个喜欢捡拾栾树落下的小黄花的可爱小女孩长大成人,后来才发现她原来是个弱智儿;在那里,他故意不让心急如焚的母亲找到自己,留下他无法饶恕自己的永远的愧疚。

    在《墙下短记》里,史铁生写下“有人的地方一定有墙。我们都在墙里。”这句话,这堵墙除了是人类在广泛意义下的种种局限以外,是人在追寻生存意义的路上终究是要“撞墙”的,琳琅满目的“主义”都得在这道墙下显得苍白无力。那到底最终的目的何在?没有目的,目的伴随著的是绝境。只有过程,在他眼里,只有过程是能和绝境(虚无)抗衡的唯一对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


    最近残奥闭幕了,我们都礼貌上关注了一下,为金牌得主们献上含有同情心这点杂质的敬意。其实史铁生最喜爱的是田径,写作的喜爱还要仅次于足球排在第三位。如果我们心想能永远消灭残疾多好对不对?

    不,到那时候,残疾人的痛苦就会转由身患病痛的人承受,接著把病痛消灭后,这痛苦就会由丑陋的人来承受,如果向这方向推进,最终就是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而“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苦难的角色是偶然的安排,没有道理可言,纯粹因为“人类全部的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在《我的梦想》里,史铁生写到了他对运动的热爱,和对田径健将刘易斯的钦佩之情,当他在奥运会上败给了约翰逊后,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段,“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大家会觉得史铁生的不幸是值得同情的,但他觉得其实所有人都值得同情。

    最后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铁生在书中有多次提到“上帝”这个词,但这个上帝绝对不是亚伯拉罕的上帝,祂更像是斯宾诺萨的上帝,祂有时称为“精神”,有时称为“自然”或“天性”,有时称之为“欲望”也适合,就是一股保证人类生命生生不息的力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