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食堂《每一条面都诚意十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悦食堂《每一条面都诚意十足》

    中国莆田古称兴化,“兴化米粉”与“兴化面线”是莆田著名的特色面食,其中“兴化面线”又名“妈祖面”,据说古时候,莆田沿海渔民在出海前,都会吃上一碗妈祖面,祈求能平安归来。此外,妈祖面又名长寿面,寓意添福添寿,是兴化人农历新年和大寿必吃的主食,也是红、白事、庙会拜拜等重大节日,宴请亲友的必备面食和送礼佳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晒面条时,需不时用两根棍子将面条撑开,以防止面条打结或黏在一起。
    晒面条时,需不时用两根棍子将面条撑开,以防止面条打结或黏在一起。

    雪州巴生土生土长的蔡国明,从小就帮忙来自中国莆田的父亲制作兴化面线,“父亲传下来的制面技术,来自吉隆坡加影的亲戚,我原本在父亲的工厂担任机械人员,1950年,父亲只有在新年前夕才做面来卖,直到1990年工厂倒闭后,我们才开始每天制面。”乐天知命的性格,让他即使每天工作15个小时,也从不言累,健谈开朗的他笑说,“我从没想过要改用机器制面,因为只要面的口感有一点改变,客人马上就知道。”

    蔡国明指出,从他父亲那个年代制面至今,他们除了改用机器搅拌面粉外,其它程序皆以纯手工制作,“以前,我们用人手在三个大瓮里,将面粉和水混合均匀后,放进大盆中用手搓,我年轻时一个人搓几盆,每一盆约搓400下。”手工制的兴化面线,形状较扁平,入口软滑有弹性,“要分辨和机器做的面线很简单,用手工拉出来面条有粗有细,有头有尾,机器做的面,长短一致,粗细一致。”

    如今,蔡国明每天制作一百多公斤面线,农历新年前夕,每天必须做约200公斤面。“200公斤面已经是极限了,因为全部都是人手做,而且还要看天气。去年我一共丢了16天的面,如果早上下雨直到中午12点多还没停,面条不能拿去晒太阳,就会发酸和断裂,昨天做的面就全部要丢掉。我还记得有一年九王爷诞,从初一下雨到初八,我连续丢了八天的面!”

    制面的材料很简单,即面粉、薯粉、盐、水和油而已,“薯粉只是撒在面团上,让面团不粘手不粘器具而已。以前我们用中筋面粉,现在用高筋面粉,价钱差一倍,因为现在的中筋面粉没有筋度,拉不到面。”由于蔡国明制作的面线没有添加防腐剂,因此,制面的时候须加较多盐,因为盐有防腐作用,食用前将面线加入滚水中氽烫,能减低咸度。“我制面50年,面粉从10令吉25公斤,起到现在60令吉25公斤 。25公斤的面粉做不到25公斤面线,因为有些面会断掉,损失约三四巴仙,若请新的工人会损失更多,大约5~7%。”


    当面条已经做到对折的步骤,即使下雨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时面已经定形且水分含量低,因此可收进储藏室,明天或后天再拿出来继续晒也没问题。(刘纯瑶攝)
    当面条已经做到对折的步骤,即使下雨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时面已经定形且水分含量低,因此可收进储藏室,明天或后天再拿出来继续晒也没问题。(刘纯瑶攝)
    蔡国明指出,制面时盐的分量视当天的天气而定,下雨空气潮湿就要加多点盐;若天气太热太干燥,面晒一下就会干,这时面一拉就断,这种情况,面一拿出来就要立刻拉。
    蔡国明指出,制面时盐的分量视当天的天气而定,下雨空气潮湿就要加多点盐;若天气太热太干燥,面晒一下就会干,这时面一拉就断,这种情况,面一拿出来就要立刻拉。
    蔡国明(右)与妻子黄晓媚(左)指出,农历新年、中秋节、九王爷诞等大节日,都是卖面线的旺季;生日大寿、坐月子、结婚、庙会甚至是白事(吃面线补运),兴化人也都会食用面线,买面线互相送礼,或用面线作为祭拜用途的习俗。
    蔡国明(右)与妻子黄晓媚(左)指出,农历新年、中秋节、九王爷诞等大节日,都是卖面线的旺季;生日大寿、坐月子、结婚、庙会甚至是白事(吃面线补运),兴化人也都会食用面线,买面线互相送礼,或用面线作为祭拜用途的习俗。

    面线制作程序

    1)制作,绝对是一场耐力战,这场战争为期两天,从每天凌晨四点开跑。凌晨四点,蔡国明和儿子们就要开始将昨天傍晚搓细的面条挂在木材上(串木材,让面条静置五小时进行发酵),一直做到早上七点。

    2)早上10点,将凌晨挂好的面条拿出来晒太阳和进行拉面。面条需分几次拉长,直到拉至十四、十五尺长之后,再进行对折四次,继续晒至下午两三点才收面,并储藏和包装。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3)下午一点,开始制作新的面团,将盐水加入面粉中用机器搅拌匀,再用人手挤压出面团中的空气(防止面条断裂),静置20分钟,并撒上一些薯粉,让面团不粘盆。

    4)下午三点半,将面团擀平并涂抹上食油,用小刀以顺时钟方向将面团切成条状,然后用手捏细(捏细的步骤重复两次),并以转圈的方式将面条放回盆中,最后用手掌搓至更细再放回盆中,直到傍晚六七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研发面线新煮法

    蔡国明的妻子黄晓媚,家族从事肉骨茶生意多年,1998年立百病毒爆发,她开始卖起面线肉骨茶。“当时我改用鸡肉煮肉骨茶,后来还研发炒面线、冬炎汤面线和黄酒鸡面线等多种口味。”

    黄晓媚继续说,“面线可以存放两三个月,放在越热越干燥的地方越好,但不能放冰箱也不用密封,如果两个月还吃不完,可以拿出来晒太阳,然后又可继续再存放多两个月。我们的面线放越久口感和弹性越好,但我不鼓励客人存放太久,因为怕客人忘记拿出来晒太阳,面线会长出米虫。兴化面线最普遍的吃法是煮‘糊粉’或红酒鸡汤面线,若要炒面线,就必须先用油炸过(拉油),隔天才用,若炸好立刻用,面容易碎。要炒面线时,先用滚水氽烫,然后过冷河,沥干水分后加麻油或葱油拌均才炒,若是煮面线汤的话就,略过炸的步骤即可。”

    “肉骨茶面线”是黄晓媚采用家族配方熬煮的肉骨茶汤,配搭手工兴化面线和丰富的配料,如:猪肠、豆卜和冬菇等组成,面线口感爽滑,久泡不软烂,肉骨茶汤则清而味浓。
    “肉骨茶面线”是黄晓媚采用家族配方熬煮的肉骨茶汤,配搭手工兴化面线和丰富的配料,如:猪肠、豆卜和冬菇等组成,面线口感爽滑,久泡不软烂,肉骨茶汤则清而味浓。
    兴化人的传统面食“糊粉”,加入冬菇、虾子、蒜、花生、紫菜、豆腐等配料一起烹调,上桌时撒上麻油、炸红葱等,入口香气十足。黄晓媚指出,“糊粉”是兴化人在除夕晚一定要吃的面食,新年时烹调还会加入鱼鳔、猪肚、猪血等,也会特别熬煮鸡汤作为汤底。
    兴化人的传统面食“糊粉”,加入冬菇、虾子、蒜、花生、紫菜、豆腐等配料一起烹调,上桌时撒上麻油、炸红葱等,入口香气十足。黄晓媚指出,“糊粉”是兴化人在除夕晚一定要吃的面食,新年时烹调还会加入鱼鳔、猪肚、猪血等,也会特别熬煮鸡汤作为汤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