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梁祝悠悠 穿透流光 化蝶翩飞三代情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梁祝悠悠 穿透流光 化蝶翩飞三代情

    我国声乐家一家都是为音乐而活、以音乐为生的人,除了儿子、陈敬家与皆是中文流行乐坛、乐团优秀生,如今,孙子也以青出于蓝之姿出现在古典音乐舞台上,并在祖父观赏电影《》近60年后,以小提琴拉出后者心心念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这首浪漫凄婉的名曲 ,连接了这个音乐世家的祖儿孙三代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由公公陈悦生(坐者)到儿子陈敬家(中站者)及陈敬玮(右)再到孙子陈晏宏,他们一家人都为音乐而活。

     

    如今家在吉隆坡的已年届86岁,生活里依然有音乐相伴相随,他生来爱唱歌的嗜好,在一回夜学班上高歌一曲时,被老师陈庆昌察觉到,“老师问我是否喜欢音乐?”

    他马上回说:“我就是喜欢音乐啊。”就这样,他被老师带进柔佛麻坡启智合唱团,后来还成为男高音台柱之一,并给过新加坡丽的呼声电台录音。

    他也先后向郑清植声乐老师和新加坡声乐家丁祝三学习,而他特别珍惜这些机会,因为他未曾忘记来时路,“当年家境贫困,哪有办法买乐器,只是有一把口,所以就唱歌咯。”


    生来爱唱歌的陈悦生,经常在酒席上引吭高歌,他透露,那时最常唱的是《一朵小花》,其儿子陈敬家则多加两首,“还有《榕树下》和《春天里》。”

    幸好当年还有两个地点是他汲取音乐养分之处,“四五十年代没有娱乐,也不是家家户户有能力买唱机,为了听歌,我跟其他人一样,就围在那个拥有收音机的邻里人家门外。”

    “我们就这样听着从唱机飘扬出来的歌声。”他说,另一个可以听歌的地点则是露天游乐场的歌台,“我会尾随其他大人钻进去,走到不能再往前走时,我便站在木板墙外听歌。”

    陈悦生曾推出歌唱专辑,里头收录了他在人之初最早听到也学会进而爱上的《夜半歌声》。

    “再不然,我就从木板缝隙望一望歌台上的情景。”也是在这种可遇不可求的逆境中,他听到最好也最喜欢的《夜半歌声》、《天伦歌》等电影歌曲。

    他还跟我们分享,当年最拿手的是轻快的《一朵小花》,“每次大家见到我都会叫我‘一朵小花’,因为这是上台必点唱的曲子。”他笑称,当时差不多以这一曲走天下。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他于1964年考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高级声乐文凭,随后积极参与国内音乐活动,担任歌唱比赛评判、合唱团指导兼指挥、筹办全国歌乐节和艺术歌曲比赛,还办起音乐学院来。

    家中唯一学竖琴的陈敬家,早年经常被父亲邀到朋友面前独奏,以致练就了上台演出的勇气。图为他于1986年11岁时,在学校教师节庆祝活动上演奏竖琴。

    随父入门乐界唯我独钟竖琴

    的4个儿子也在70年代相继出世,三儿子陈敬家笑言,有一个这么爱音乐的父亲以及这种氛围的成长环境,他很难不受影响,“记忆里,最初的音乐画面是亲戚婚宴上。”

    “爸爸站在台上唱歌,我们在台下用餐。”那年他约莫5岁,可打从那时到今天,父亲在他心中依然是个出众且出色角色,“他的台风跟魅力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能力是我学不来的。”

    其父亲在1974年创办音乐学院又售卖乐器,“我自然而然跟着爸爸步伐,学习乐器也成了必然的事。”在10岁以前,他学过小提琴、钢琴以及电子琴,最终情定竖琴。

    “那是因为爸爸开始把竖琴引进国内,妈妈(李慧敏)也负笈日本学习竖琴,回国后就教我,我就跟着皇家考试学上去。”四兄弟中惟独他学竖琴,他笑言,可能自己较听话吧。

    “说实在的,刚开始学竖琴是比较枯燥的,它不像电子琴按下一个键或钮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反观,竖琴只靠八只手指一个一个音弹奏出来,难免会有素静之感。”

    凡事只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便知乐趣所在,也就能游刃有余,“4年后,练到进阶程度时,开始发觉也会发掘有趣元素了。”把竖琴学上手后,他少年时最常做的事是独奏。

    “爸爸有朋友来时,他就会叫我出来表演,因为当时竖琴是鲜见乐器。”也因为这样,锻炼了表演技巧,同时练就了演出勇气,“他常常要我表演,办音乐会时也一定要我上台。”

    “若非如此,像我这样内向个性的人应该不会走上舞台。”自2007年出任大马爱乐管弦乐团(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首席竖琴师至今,演出成了其日常亦是寻常事。

    镜头把陈晏宏在4岁那年,为幼儿园毕业生独奏小提琴的人生首秀画面定格了下来。

    两岁半学拉琴四岁首秀独奏

    听罢祖父与父亲先后忆述与音乐相遇、相知、相惜之陈年往事,现在12岁的自言,最大感受是自己很幸福,“因为上一代都学音乐,以致我两岁半就接触小提琴了。”

    不仅如此,他的伯伯与叔叔也在中文乐坛甚负盛名,大伯是长期在中国与台湾发展的音乐人,并且是歌手哈林庾澄庆的音乐总监。

    至于二伯与小叔则是长年在中国北京闯荡的音乐制作人,后者因疫情关系,目前身在吉隆坡,也在开拓心灵疗愈音乐。

    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成长,小小晏宏走在音乐路上是顺理成章的,“小时候总看到爸爸在舞台上演奏,又在台下练习竖琴,当时也不会羡慕或向往上台表演,纯粹欣赏罢了。”

    提及他人生首秀,那是在4岁那年,他为幼儿园6岁班毕业生独奏小提琴,他仍记得,当时在很紧张情况下,弹奏了3首儿歌,“到现在还是会紧张,因为有许多观众望着我。”

    但这无阻于他在音乐路上勇往直前,10岁考进国家青年管弦乐团、11岁完成英国伦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London)八级优等音乐文凭,12岁则获得美国纽约金色古典音乐国际比赛一等殊荣,名符其实的青出于蓝。

    这一路走来,竖琴师父亲是他最靠近的老师,“如果有不会拉的地方,马上就可以询问爸爸怎么解决。”在平常日子里,他觉得,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拉小提琴时有父亲替他伴奏。

    去年荣获一等殊荣的小提琴名曲浦尼亚尼风格的《前奏与快板》(Prelude and Allegro)正是由父子俩联手合奏完成的,“他有参赛便替他伴奏咯。”父亲陈敬家如是说道。

    那么,有父亲的伴奏是否特有安全感?“还好,跟其他伴奏者都一样的。“父亲听罢,欣慰地说:“说明他并不依赖我。”在音乐方面,他直言不讳自己是个自立且独立的人。

    陈悦生与陈晏宏这对祖孙在音乐世界之中,其乐也融融。

    寻味曲中激情追溯黄梅调版

    从热爱歌唱的祖父到擅长竖琴的父亲再到擅于小提琴的孙子,祖儿孙之间有一首曲子不能绕过,那就是心心念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简称)。

    “那年在乐蒂、凌波主演的电影《》里头,听到好些歌曲,其旋律优美且内容动人,从此对它们情有独钟。”这部电影于1963年由香港邵氏推出。

    “可惜,电影中歌曲全部采用黄梅调演唱,我不曾学过这唱法。”后来岁月里,他听到由中国的何占豪和陈钢创作的《》小提琴版本便念念不忘,并期待有人能够把此曲拉奏出来。

    直至孙子在小提琴方面学有所成,他便跟儿子陈敬家提起此曲,并叮嘱后者让孙子学习,“爸爸说,这是一首连外国人都懂的名曲。”

    年少时期,他读过《》这部民间故事,也看过1994年由吴奇隆及杨采妮主演的电影《》,主题曲的旋律一直刻在他的心里,惟独对小提琴协奏曲未有多加留意。

    “我特地去找来听。”听罢,他认同爸爸所说,也能感受到曲中悲恸与澎湃之情境,“它能让小提琴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后,他便向儿子的小提琴老师提起此事。

    “但老师觉得,这首曲子尚未适合9岁的孩子。”把爸爸的话听到心里去的他说道:“这是一首必学曲子。”到了儿子步入10岁,老师终亮起绿灯让小晏宏学习《》了。

    为了把《》拉奏得好,首先看了爸爸曾观看过的电影《》,对一个10岁孩子而言,其电影观后感是有点沉闷与过时,但无阻于他领略并拉奏出曲子的层次感。

    二伯陈军伍走在流行音乐路上,陈晏宏则往古典音乐方向奔去,一大一小在音乐里同中存异,异中求同。

    强弱快慢到位重现经典场景

    “在拉奏时,我必须想到那意境并投入到那情境里,因此,脑海里需要有画面。”尽管只观看过电影一遍,但把电影画面大概都牢记心中,每次拉奏时就会回想电影情节。

    他直言,自己的记忆力挺好的。正因为这样,如今他能不看谱就拉奏出长达26分钟《》,并将于今年三、四及五月作首次公演,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学习此曲并不容易。

    “最困难部分是音符,难抓到应该有的音准。”听见儿子这么说,爸爸随即解释,《》多为高音阶,拉不好就轻易跑音,“在那么多高音阶里,要拉得快和准不是件易事。”

    公公接着透露,平时孙子单单要抓好一个音符,往往是要练上两个小时,“在那儿哦咿哦咿哦的,别人或许不了解,但为了音准就是要花这么多时间去练习。”

    “况且要牢记此乐谱并不简单。”孙子则透露,那年他每天都在放学和午睡后,在傍晚挪出3小时练习此曲,“练到11岁才放下差不多一年,这次为了表演再次重启密集式练习。”

    “刚开始练习时,我也替他紧张,不知道他能不能够做到。”曾听过不少遍《》小提琴曲的祖父,过往听的皆是成人演奏者,像孙子这般年纪的小提琴手倒是第一回。

    听罢孙子版本,祖父终安心也开心,“听到整首曲子的完整性,强弱、大小、快慢分明且到位,符合我想像中的那样,很有味道。”他还说,在聆听时,过去看过的那部电影一幕幕再次浮现脑海。

    “爸爸开心,我也开心!”陈敬家打从心底如是说,他为能实现父亲愿望而喜悦,也为儿子能以此龄拉奏此曲而自豪,“把好曲传承下来且可以演出要靠机缘,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一首歌曲连接三代人,“感觉相当奇妙。”

    小提琴协奏曲》演奏会
    日期:20/3、10/4、8/5/2022
    时间:3pm
    地点:Bass Bar Music
    最低捐助费:RM50
    电话:018- 294 3127
    *以上演出视疫情而作最后定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