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创作偏黑暗 鼓舞向光明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创作偏黑暗 鼓舞向光明

    在幼儿园一场响板敲击延伸出他疯狂学习,为了站在鼓队C位,拼尽全力、用尽时间练鼓,近乎把学校科目都当掉;为了追赶荒废技艺,日以继夜天天练鼓14小时;为了让自个想法找到出头天,他离团再成团。他是一直有所行动的鼓团共同创办人陈俊杰,在经历风里来雨里去鼓动的日子后,一切从简的禅鼓是他选择的下一条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陈俊杰.灵魂震动鼓团共同创办人

    上幼儿园以前,在沙巴山打根出世的陈俊杰,是个常在荒野里跑动的孩子,“外公是农夫,有鱼塘也种果树,我们在河里游泳、抓鱼或爬树是童年常事。”

    由于家不远处就是西必洛(Sepilok)人猿保护中心,碰上人猿更是习以为常,当然,还有那些蝎子、蜈蚣、巨蚂蚁、四脚蛇等等林间生物,都是常见自然界朋友。

    “最常玩捉迷藏,藏身地点不设限,藏到树上都可以。”也许是荒野给过他的自由与冒险,造就他有一股逆流而上的勇气,而他人生首次接触乐器是跟随父亲搬回其家乡森美兰之后。

    4 岁时的陈俊杰(前排右站者)与外公(左起)、外婆以及母亲摄于外公家果园,身后那片绿色天地正是他的天然游乐场,亦是冒险欢乐园。

    “在芙蓉一家教会幼儿园上学,我在小小乐队里负责响板。”这是一种木制敲击乐器,用于打节拍与节奏,但他却更乐于当爵士鼓手, 因为较多表现。


    他以《上海滩》为例,“浪奔(响板:搭搭)/浪流(响板:搭搭搭)……就这样打数声而已;反观到了副歌部分,爵士鼓可以有充分表现力,鼓手非常厉害,我非常羡慕!”

    “但也仅止于羡慕罢了。”敲击音乐被他搁在一旁,走着走着,走到初一那年,“为了招收新会员, 学校各个学会都会在课室里办展,卅多个学会就有卅多个展厅。”

    当时,他参观了许多展厅,“直至走到一个奇怪的地方,那里有个鼓还张挂许多红布。”好奇心驱使他趋前探个究竟,“有个学长走了出来,他问我是否挑选好学会。”

    当对方知悉他不属任何学会时,马上要他付费一令吉,“给了钱,写了名字,我就这样进了学会,过程相当搞笑。”他说,节令鼓于1988年诞生,“90年代中期尚算起步。”

    “当时没有多少人懂它,我自然也不懂,可是,接触以后就慢慢爱上它了。”如今回想,他觉得,这个不经意的喜欢,跟幼儿园那段经历息息相关,“也就是对拍子和音乐情有所钟。”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太热衷学会当了不少学科

    陈俊杰立志要当个鼓手始于手集团创办人吴圣雄的一句话,“初二那年吧!加入鼓队后,我就拼力做到最好,好让自己站到C位(意即中间位置)。”他用奋力来对待每一回的练习。

    “即便是同个姿势、同个呼喊声,练了再练,每一次都用回同个力度。”有一次,鼓队指导老师吴圣雄指着他,对着全部队员大声说道:“你们看到他没有,我要这样的鼓手。”

    他惊呆了也欣喜万分,“被称赞的感觉真好。”这句刻骨铭心的话激励他下定决心要打得更好,此后,学校成了他最常待也待最久的地方,“我参加了5个学会。”

    除了节令鼓,爱绘画的他加入美术学会,还有舞蹈、柔道和童子军,而这些学会环环相扣,“美术造就审美眼光,舞蹈练就舞动肢体,柔道则给了健康体魄,我把这些都融入节令鼓。”

    他每周6天都待到傍晚6点钟才回家,超活跃也极快乐,“结果,除了华文、英文和美术,我把其他科目都当掉,得不到毕业证书,只拿到结业证书。”他惟有到吉隆坡的美术学院升学。

    “可是,父亲希望我到大学念书,未来接替其生意,他常常让家族里的大学生来跟我洗脑,好让我改变主意修读电气工程专业。在他的眼里,电是所有人都需要的,艺术却不是。”

    陷经济困境被迫一夜长大

    当陈俊杰拗不过父亲执意要送他出国升学的决定时,他选择到英国念插画系,“未想太多就只是贪图以最短时间念完。”他料想不到,一年多留学生活,不止家境出问题,他方也陷困境。

    “父亲生意开始出现问题,财务援助越来越少,加上伦敦发生连环地铁爆炸案,外国人面对排挤状况,以致想要找一份工作分担家困也不能如愿。”他苦忆,生活不尽如人意,非常落魄。

    “最后半年寄居在朋友家里,也想方设法找工作。”尽管如此,英国行最大收获是,有个老外系主任让他了解到,好作品不是炫技,而是能叙事的概念,“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考试成绩出炉后,他马上收拾行囊、买张机票返国,“连毕业典礼都不参加了,因为多待一个月就得多花一个月的钱。”当下他未有羡慕同学可以戴四方帽,而他不能。

    “我必须长大了。”在回程中,他的思绪翻山倒海,他对自己说:“是时候要面对现实了。”所谓“一夜间长大了”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从英国匆匆返马,陈俊杰马上找到一份平面设计工作,“工钱不太理想,完全帮不到家人。”尽管也无法发挥所长,他依然做下去;一年多后,他终忍不住去找吴圣雄,“我心有不甘。”

    荒废两三年 赶进度昼夜练

    在念美术学院时,陈俊杰曾加入手集团当过兼职鼓手,“我想当全职鼓手。”2007年,他如愿当上全职鼓手,却也因此跟父亲冷战好些年,“他虽不支持,但只要不反对就可以了。”

    由于鼓技荒废了两三年,他成为全职鼓手后跟现有团员差距甚大,“什么都跟不上,空有一股热血。”在极大挫败感中,他为了赶进度,只能全职和兼职团员的课都上。

    “比别人早到,也跟着大家迟回。”那段日子他从早上8点钟练鼓练到晚上10点钟,“一点都不累,非常喜欢!这种感觉像回到中学,上课等下课,下课等进鼓队,直到傍晚6点钟。”

    “只能用‘热爱’来形容。”一直练鼓、不断创作成了他当时的日常,也在这段期间,练就他在队形变化创作上的强项,“也就是说,构思鼓如何排列、鼓手怎么跑位。”

    “基本上,属于集体创作,一般上,我们都会分组构思,在结集所有组别想出来的花式后,再由教练做筛选。”
    他指出,节令鼓的教练多半都有队形创作的强点,“有时教练会把不同组别的花式融会贯通。”言及于创作,他提到前往法国民俗艺术节的好些领悟。

    我用我的灵魂驾驭节奏,我用我的心打鼓给你听”是陈俊杰创立“灵魂震动”鼓团初衷,他说,灵魂是自己也是内心,而鼓要先震动才能发出声音,只要动起来了就有无限可能。

    换位大思考 队形可圆可直

    旅法期间,陈俊杰亲睹来自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俄罗斯等艺术强国的精湛演出,“他们跳舞跳跳一下会变成直线、再跳又变成圆圈,还可以把人抛在半空中,我都看傻了呀!”

    眼睛看傻了,心却看透了,他思及队形太保守了,“我开窍了!我们也可以这样子排的啊!”回国后,他获得许多机会排鼓队,也趁机把在国外所撷取元素融入创作中。

    “可以形成圈圈,也可变成三角形,再来个大换位。”他指出,跟舞者比起来,他们无疑多了个鼓的负担,“恰恰如此才更有趣,才能做出更多变化。”

    另外,他们也采用如同民俗艺术节里所看到的“前线是舞者、后方为乐队”的模式,“在鼓团里,有人擅于敲击,有人则擅长跑位,在任务分配时要用人得当。”

    他说,按后方与前线排法,即安排敲击强手在后方专责打击音乐,前线则交由可兼敲击与跑位的鼓手处理。他笑说,比舞者略胜一筹的是,他们不但会跑位,也会打击,更会自创音乐。

    “这成了我们独树一格的地方。”他的经历印验了“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的说法。

    远走觅鼓迹 看影响有多深

    陈俊杰向来是个崇尚自由的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冒险的血,安逸状态不太适合我。”正是这种性格,他于2014年选择离开手集团,随后成立鼓团。

    在离团与成团之间,他还办了一件事,那就是环岛记事,“对于我有太多意见,与其只说,不如走出去看。”他以打工换宿方式到国内那些有节令鼓团的地方走一趟。

    “只要有人愿意找我,我就去,越偏远地点越好。”他想看那些是怎样的地方,更想看,怎样的地方影响着节令鼓,“我都是采三天两夜行程。”

    “抵达首天,我会四处走走,观察在地人生活兼且在茶室做民调,看看当地人对节令鼓的认识;翌日,我会跟鼓团团员交流并传授一套鼓法,若然已有鼓法,我则帮忙加以修饰。”

    期间,他会跟大家分享前一天在当地收获的资讯,好比:经济来源或在地土产,“节令鼓的本质是创作,它之所以队队不一样,全因个个各有风格,这都是生活赋予的内涵。”

    “登嘉楼的鼓队就曾就地取材善用竹筒元素,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每一次离开以前,他会再度里里外外走一回;离开之后,再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案。

    陈俊杰把最新鼓法带到远镇偏乡,只为了传承,图为他在丹绒士拔(Tanjung Sepat)的金经达摩法师公庙宇教课。

    贴进大地情 创出《山与海》

    许多时候,走过方知有何不同,环岛记事首站陈俊杰去到北方大学,“当地鼓团不愁经费,鼓法却停留在早期;在偏远贫瘠的沙巴拿笃(Lahad Datu)也一样,他们想进步,只是最新资讯到不了。”

    “这些偏乡小镇鼓队,他们不是教练不在就是未有教练,所采用的一套鼓法多半是由前团员传授给新鼓手,难免出现断节状况。”他希望,自己能扮演桥梁角色。

    期间,也有令人欣喜画面,尤其在拿笃他遇到把节令鼓打得非常出色的原住民,另一个鼓手则拥有菲律宾血统,“他们很朴实却表现得相当积极。”

    经过环岛洗礼后,他回到吉隆坡与搭档陈展骢成立鼓团,“一切从零开始。”一年后他又跟搭档再次环岛,“这一回,我们挑选那些没有教练的地方。”

    又再过了四年,他则与鼓团所有鼓手三度出发,“想让团员理解我在做跟想什么,同时也一块儿去办音乐会。”他盼望这样的出走有助于创作,“用生活来创作才能触动人心。”

    他就曾在霹雳州邦咯岛(Pulau Pangkor)听过一位老人家在唱一首来自砂拉越峇里奥(Bario)高原的传统民谣,“我以为是悲伤的歌,后来才知道是庆丰收后的结尾曲。”

    他以此歌串联现实中所见环境问题,进而创作出《山与海》这个作品,“这是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创作。”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想必就是这么一回事。

    《无无明》是一部挑战边缘主题的作品,陈俊杰认为, 无明是烦恼、是欲望,它不会全消失,只能与它共处。

    诠释了黑暗 也看见了光明

    在经历过风里来雨里去的日子后,禅鼓是陈俊杰下一个要走的方向,“妈妈是虔诚佛教徒,过去总是叮嘱我把《》背起来,从来都是心不甘情不愿按妈妈的话去做。”

    “也不懂它在讲什么。”直至有一次在台湾一座庙宇,住持走出来指着一堆书籍对他说:这些是结缘品,你都可以取。他随手抽了一本被压在下方的本子,“一看居然是《》。”

    “那是一本红色本子的《》,特别喜欢它,可能是缘分吧。”他再次把它背起来,这一回格外用心去做此事,为解开那260字谜团,抱着好奇与研究心态的他,还特地报读佛学课。

    “《》太博大了,我只能专注于无明,并创作出《》这部作品,再以鼓和舞呈现。”但此作品挑战边缘主题,“无明是烦恼、是欲望,它不会全消失,只能与它共处。”

    “这是一种偏黑暗创作手法。”往后日子里,在参与其他佛教作品演出后,他始理解光明面的重要性,“我诠译了黑暗,也看到了光明,我想,未来作品会更趋向完整。”

    “禅鼓还在摸索阶段,但它跟一般创作有别,我会采用减法,也就是减技术、减动作。”通过如是一切从简的作品,他希望,现代人可以踏实地活在当下,而他也视之为一辈子的功课。

    活动预告:

    ─敲击专场》

    演出单位:
    演出时间:17/9 3.00pm
    票价:RM108

    《天籁梵音˙

    演出单位:大地之母及
    演出时间:17/9 8.30pm , 18/9 3.00pm
    票价:RM138 普通门票/
    RM168 慈善门票(RM30 捐作慈善用途)

    演出地点:Pentas 1, KL PA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