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家:博士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宋明家:博士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有关最近媒体热议的“博士在大马找到工作”议题的源头,可说是教育部自约2010年后开启的各种“六万博士”计划:在2023年前培养6万博士。

    于是乎,我们看到政府的各种奖励和诸如MyBrain计划的各种奖学金;这些奖励原则上是好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业界却始终无法看到博士学位的超高技能、创造力和专业知识的“附加价值”:我花3千令吉可以请到硕士或本科毕业生完成的工作,干嘛要额外多付几千马币,去请一名博士毕业生?更何况,许多业界需要的,是工作经验,而不是一张虚有其表的博士文凭。

    培养了6万博士人才的同时,政府也忘了两件事:

    1)国家在研发上的低支出:


    马来西亚在2018年(可获得的最新数据)的研发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4%,约为37.3亿美元。这比科技大国的数字,相差二三十倍;比如美国的研发支出高达7080亿美元,占其GDP的3.45%。这些国家在过去20年内,还不断提高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而我国却一直在1%左右的水平停滞不前。

    2)研发资源管理存在缺陷:

    公立大学和研究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数十年来都存在各种缺陷,导致研发投资不公平分配,大量资金也没产生预期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这有大量证据支持,包括国家总审计司常年报告、Universitas 21的《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排名》以及2016年12月《Asia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

    尽管博士数量大幅增加,但如果政府能大幅度提高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积极改善公共机构财务管理效率,博士人才面临的就业窘境,将逐渐得到缓解,最终给国家发展带来好处。

    但这些都没有发生。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重新培训

    另,博士毕业生的素质,也影响他们就业机会。根据友人在业界面试一些博士求职者的经验,发现这些人在英语能力、公众演讲、社交技巧、团队合作、领导能力,都没有预期的好。更何况,今天许多博士生都是依赖“放水”的审核教授过关的,素质比过去差很远。

    同时,对某些雇主来说,“博士”资历其实是一种威胁,因为他们知道博士会要求更高薪水,但偏偏他们也一样需要重新被培训。职是之故,那些创新科技、研究人员、科学家,统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老实说,大马科技业并不是具备很高科技的那种,也很少聘请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就算大公司进行研究,也都是那种低技能、小预算的研究,不像科技大国它们那种动辄数百万美元的创新研究。既然业界只需要低技能的研究(假设公司设有研发部门),那为什么公司需要聘请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请一个硕士毕业的就行了嘛!

    这些问题,导致大马的博士在业界就职的机会异常低,最后也只能往大学挤,或者在学院当讲师。但马来西亚的大学和学术界的就业机会,也是一样的糟糕。想要找一个讲师工作,是挑战重重;而且博士后这种工作,因为制度的不健全也不成熟,在我国也是很难找的。

    再加上我们这些越活越老、越有经验和资历的老教授们都没有退休,甚至退休了又再续聘,结果就是大学的就业门越来越窄。

    博士往后能不能够找到工作,端视政府会不会认真看待前述两个主要问题,也仰赖私人界未来有没有勇气往高科技行业发展。

    对即将毕业或正在失业的博士来说,唯有运用在艰辛“博士之旅”中所获得的韧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这些品质用来铺就自己未来成功之路;这样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业界、国内或国外,才有能力立足于成功之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