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家子谈◢旅综:考究癖的感动点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野家子谈◢旅综:考究癖的感动点

    终于六州选举已经过去了,政局情势尘埃落定,也顺利产生新一届的州政府。选举宣传期间,从群聊处收到一支影片的发放,观看后不禁莞尔一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笑的原因,也不全然是因为该支影片的政治立场与我颇近,而是它使用了汉传佛教僧人诵经的方式,念诵了一段佛经体的宣传文。我作为一个老参,那股亲切感是不言而喻的。老实说,我很难将该影片视作恶搞,但二度创作是肯定的。原因是,它捕抓到汉语佛经体的神韵。看来制作人对此有一定的研究。

    佛经体,最常见的开头就是“如是我闻”,或者是“闻如是”。这很可能是大众对于佛经的初步印象吧!但是,佛经在历代祖师的诠释下,也总结出一个套路,不怀好意地说,仿拟这个套路是可以杜撰一本佛经的哟。

    我先举例一下佛经的开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短短这一句,就包含报告人(通常都假定为阿难,佛陀的侍者)、报告人自证、时间、主角(当然是佛陀啦)、地点和在场者,宛如一份完整报告的开头。的确也有人以报告体裁来比喻佛经体,但我认为也无不妥,就只是欠严谨而已。

    历史考究


    最不严谨的,就是“一时”到底指的是哪一时。在这一点,以前讲经的老法师,就会以各个地区的历法不一样,当然也只能用一时咯!这听起来很牵强呢!也有的会辩解,说是印度民族对于历史书写并不重视事件的准确性,佛经也就承袭了这个习惯。我认为倒有这个可能。

    从这“一时”说起,我们通常会在诗集辑录上看见为诗词标示作者与所属年代,比如“唐.李白”。但须知道,这通常都不会是作者自为的,都是后人整理故稿时,或者编教科书为方便理解才做的注解。倒是我曾认识一位朋友,其爱好附庸风雅,也作了一些诗词。先且不论其格律平仄的问题,单单是他常自标“现代某某甲”,就很令人出戏!

    写好一首诗词,可以注明写成的日期,可以说明写诗词的缘起,绝对没有人会自称“现代某某”的啦!不是不能仿古,不能附庸风雅,但是每个细节最好下功夫考证一下才好。犹记当年,我为了帮忙朋友的舞台剧演出,剧情所需,要有皇帝的圣旨宣读。为此,我还花了几天时间去揣摩明清时期各种圣旨的行文笔法哩!我相信,下过功夫后呈现出来的,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一个考究癖会被影视作品感动的地方,是冷门了一点,但不邪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