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游自在◢长大名正言顺玩masak 食物是我的模特儿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字游自在◢长大名正言顺玩masak 食物是我的模特儿

    妈妈们不都会对孩子说:吃的食物不要玩!可是,那些年那个爱玩“masak-masak”的小女孩,却在长大后把童玩变成了工作,认认真真地玩起食物来了。她的柠檬裹着熟鸡蛋、拉茶美得在杯子冒泡,她还给披萨漂亮上装,说到底,食物就是她眼里的模特儿,她则是它们的造型师。且来听一听这个(food stylist)的养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大马食物造型师杜羿杉

    跟大部分女生小时候一样,从前常玩也爱玩一种叫着“masak-masak”的游戏,她时常投入童玩世界里的炊具碗具,也经常进入真实寻找好吃的东西。

    在这个29岁记忆里,家乡霹雳安顺的过程离不开料理,“外婆和妈妈都是生活中养家糊口的那个角色,而和烘焙也是家庭生活的平常。”

    外婆周玉燕(中)、妈妈叶俐俐与杜羿杉祖孙三代的共同语言就是食物。
    外婆在准备五香肉卷(Loh Bak)的馅料,厨房里还有妈妈的侧影,她负责炸肉的任务,杜羿杉把婆妈两个厨娘的身影定格在镜头里。
    杜羿杉外婆的拿手好料理,包括了图中的福建五香肉卷、香煎姜黄鱼、福建面以及亚三虾,“这些都是我们家人非常喜爱的阿嬷的味道。”

    “童年时,最难忘的事,莫过于早上跟着外婆和姨婆到巴刹挑选和购买食材。”她透露,外婆与妈妈都是爱煮且擅煮之人,“这就是让我爱上了佳肴美食的缘故吧。”

    不过,她隐约感受到妈妈处理膳食的不同层次,“妈妈比较唯美。”言及于此,她提及家中料理多半盛在大碗或大碟里,呈现大片红色或棕色色泽,甚少讲究刀工,也未有重视摆饰。


    “妈妈则会利用黄瓜、番茄或胡萝卜等食材来装饰,并且享受摆盘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她同时兼收外婆与妈妈的优点,不仅懂得品尝民间美食,也充分领略食物的艺术美学。

    “老实说,当时对食物的认知与热爱仍不成气候,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高中以后。”完成中学课业,尽管明白自己是个视觉系的人,她爱艺术但不知道可以用它来做什么、怎么做。

    “提到艺术,大家自然想到画家,可我不擅长绘画。”尔后,她曾跟妈妈提出想要念的好几个科系的念头,但都给妈妈否决了,“直至我跟她提到旅游及活动管理科系,她才点头。”

    当她在构想着周游列国的未来生活之际,一个人在异乡升学独居的日子里,却意外提供一个勘探天地的绝佳机会,“因为必须自己煮给自己吃,也因为怀念家乡菜的味道。”

    这造就了她那些年生涯的一连串考验和磨练,除了花时间,也用心思做漂亮摆盘艺术,然后再将它定格在手机镜头下,并通过社媒把小女生的小日子记录在案。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马上浏览独家配套

    她也开始往外用舌尖猎食并四处物色餐厅打卡拍照,在网络世界里,她结识一群摄影志同道合者,“我们7个人决定见个面。”未料到,走出去,却走出一场犹如三月里的春暖花开。

    杜羿杉总是尝试寻找不同的造型和呈现方式,所以在她的食物照片中总有一些惊喜和不可预测的元素。

    祟尚自然 残留杂质偶有不完美更美

    “我们拍不同范畴的人事物,但所使用器材是手机。”后来,和她的朋友们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机摄影展,让大家看见手机也能拍出美图,“我们之中有个平面设计师。”

    “她把我推荐给一个从事食品业的商家,对方恰好需要图片。”友人见她私底下偏爱食物摄影,于是,建议她不妨把兴趣转成工作,“就这样,那成了我人生中首个食物摄影任务。”

    说起这段从心之路,她提及其设计灵感来自澳洲畅销书作者唐娜海(Donna Hay)以及英国电视名厨杰米奥利佛(Jamie Oliver),“走的是自然、乡村、不完美之风格。”

    在其食物美图里,一边可能有折叠餐巾,另一边可以有面包屑,“摆盘未必摆得美美,偶尔的不完美更显特别。”当时,类似食物摄影风格在国内不普遍,“大家也不太能理解。”

    正因为独树一帜以致引起关注,早在七八年前,她陆续积累食物拍摄经验,客户同时也会要求她负责食物造型,“后来才领略到,独揽造型到拍摄工作是件令人疲惫不堪的事。”

    在不知如何撑下去时,有一把来自长辈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你为何不专注于一件事并且把它做成你最擅长的事?”听罢,她扪心自问到底最爱是什么,再次聆听来自心的声音。

    包装食材 兼顾卖相我是

    不得不三思,且在深思后发现,自己喜欢构思、组合与创造可以触碰人心且震撼视觉的艺术作品,“比较倾向于跟别人说故事。”同时她察觉,自身弱点是与技术相关的事物。

    她决定在食物摄影和造型之间二选一,“我曾翻阅一些国外美食书籍与杂志,里头有一栏会印上的名字,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个角色在摄影个案中占有一席之位。”

    “原来,是一份工作,也可以经营成事业的。”这是她此前未曾知道过的事,看过以后,她对自己说:“我就应该这样做啊。”

    那时,国内并非未有,但她的前辈们多半走商业路线,她则另辟蹊径往餐厅方向并以特辑形式呈现,可说是高度专门化的需求市场,“大家会好奇的角色。”

    “许多人看到美食图都会以为摄影师包办一切,其实,跟拍摄时尚特辑如出一辙,他们的团队里,有服装造型师和发型设计师;同样的,在食物摄影专案中,我便是那个造型师,只不过,我的模特儿是食物罢了。”

    在执行任务前,她需要规划的事情同样繁复,包括:对所拍摄食物的背景了若指掌,“我要知道是什么食物,也要掌握拍摄时会出现的挑战,还得顾及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卖相。”

    杜羿杉以不一样视角看待一碗普通的咖哩叻沙,拍摄时搭配刺眼光线和流行元素,以创造出有深度的戏剧性食物图。

    推敲情景 摆弄主角镜头前堆叠情绪

    以汉堡包为例,解说,就是要让人看见一层层堆叠而成的汉堡内馅呀。随后,她会按照对食物的理解提出拍摄想法,同时也要准备情绪版(mood board)。

    “这个步骤很重要,情绪版能让团队掌握食物造型风格是什么以及食物将如何呈现。”把构思计划书传送出去后,再等候客户亮起绿灯,只要拍板敲定后,即可开始张罗道具了。

    “这些道具包括:碗碟盘、布景乃至额外食材。”她说,假如相关美食是在复活节推出,她就得采用属于那个节日的色彩与布景,此举是为了让构思中概念变得更真实生动且动人。

    有的时候,她还需要到超市或菜市搜罗新鲜材料,“这得胥视各别个案而定,假如合作方是餐厅,我都会就地取材并善用现有资源,从中挑选最好的。”

    “到了拍摄当天,我首先要创建场景,确定布景摆在哪儿且大概掌握食物所放位置,接着,跟摄影师沟通灯光设在哪里、从哪个角度拍摄,惟有敲定这些细节后才能端上食物。”

    食物由谁来准备?“有时是厨师,有时是我。”再一次视个案而定,为此她才会说,定义无法一概而论,“但的本质,即是让食物在摄影镜头前看起来好看。”

    杜羿杉正在用心为披萨扮美美,耗尽心思将新鲜罗勒放在策略性的位置。

    肉质会干 蔬菜会枯拿捏时间赶新鲜

    如何让食物在镜头前看起来既好看兼好吃?这便是道行所在,也考验其化解挑战的能力,说,不似拍衣服或鞋子,拍摄食物最大挑战是,盘中食材会迅速枯萎。

    “当我们把灯光设好,只要把食物端出来放在中间后,我们就要赶紧拍摄,因为时间越久食物可能会变干、蔬菜可能会枯萎,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开拍前,我们就得掌握好如何做造型和拍摄了。”当然,食物也并非烹煮出来就摆在那儿拍摄,“我需要考虑相当多的环节。”

    此时,她以沙拉为例,“一块黄瓜放在哪个位置、一片鸡肉放在哪个方向,这都是必须三思而后行的,因为如果把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可能看不清楚每种材料,也可能令主角失焦。”

    在众多食物中,她指出,摆盘难度系数最高的,首推任何有酱汁和色彩暗淡的食物了,她脑海随即快速闪过的是牛肉仁当(rendang),“它是单一色调,很难拍好。”

    “我们要如何让人们看到牛肉,也看得出酱料呢?”她的做法是先把肉块摆在盘子里,随后,按照拍摄角度来决定将一汤匙一汤匙酱料淋在哪个部分,“这是相当耗时的。”

    但相较七八十年代的菲林时代,科技让他们节省不少时间,“过去拍一种食物需一小时,如今一分钟即可,这也使得得以全部采用新鲜食材,而不必借助‘假食物’。”

    这是一幅拉茶概念照,美得在古早味茶杯里冒沫。

    故事为先 光影点缀美食如美景怡人

    在这个一机在手人人皆是摄影人的年代,如何拍出与众不同的食物美图很重要,这也激发了以概念化手法为食物做造型和构图,这可从她过去拍摄过的图片中窥知一二。

    像女生只用二指轻撑托盘,拉得高高的拉茶宛如一道从天而降的水柱,美得在古早味茶杯里冒泡;再来,柠檬里包裹着熟鸡蛋,亮黄柠檬皮与蛋黄相呼应,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挖空心思的“双黄”照,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也清凉起来,杜羿杉玩食材玩得不亦乐乎。

    把天马行空创意融入其中,使得街头美食也能化身艺术品,“就像一幅画。”至于非专业摄影师如你我,想在平常日子里拍出好的食物照,她给的贴士是以故事为先,再来便是光线。

    “经常问自己:你想别人从照片看到什么故事?通过食物传递什么讯息?这决定了你要如何为食物做造型和拍摄,随之就是利用光线来营造出故事的氛围。”

    “是晴天还是阴天氛围,走精致抑或乡村风格,这些关键词叙述了照片背后的很多故事。”

    天下所有人事物都因着懂得而想要珍惜进而守护,食物亦然,“如今的我会更加欣赏食物了。”可无论见过多少名厨、看过多大美食世界,这始终不敌陪伴她长大的外婆的家乡味。

    “刚开始,外婆也不知我在做什么,更不明白什么是。”如今,照片足以说明一切,至于当初带她进入食物美学的妈妈,她笑言,过去妈妈不是都会说:食物不要玩的吗?

    没想到,当初那个爱玩“masak-masak”的小女孩,终长大成人并还认真玩起食物来,且用这一技之长来过上如意生活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