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面对两大问题 江华强:急需针对性政策援助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告别式
  • 中小企业面对两大问题 江华强:急需针对性政策援助

    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复苏,至今仍面对现金流与人力短缺两大问题。

    国家复苏理事会兼成员拿督江华强认为,必须通过政策拟订提供针对性援助,制定特别通道减少繁文缛节,解决两大问题,加速企业与经济复苏。

    江华强希望通过政策制定帮助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加速复苏。
    江华强希望通过政策制定帮助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加速复苏。

    他说,国家复苏理事会一直严正看待企业在疫情后的复苏情况,而且微型和中小型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尤其是零售、建筑与旅游业。

    他说,有者还面临倒闭和因为没能力偿还贷款,而被控上庭的问题。

    江华强同时也是大马就业理事会成员兼大马中小企业公会前总会长。他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如是披露。

    他说,疫情导致中小企业手上的现金缩减,所以未来的政府有必要从政策上提供短期和针对性的援助,包括为特定的行业提供一些缓冲期,以及延长暂缓还贷期和银行援助措施。

    “对于没能力偿还贷款的企业,政策制定者应该给予1或2年缓冲期,避免他们面对法律对付,同时制定一些政策帮助他们加快复苏,直至有能力偿还贷款。”

    “可惜之前却没有类似的保护政策,导致国门开放后,没能力还贷的商家就受到法律对付。”

    他认为,可通过设立特别通道,从金融、人手、推动投资等角度来帮助中小企业。例如,一些商家因为疫情导致还贷纪录不良,但通过特别通道来加速批准他们获得特别贷款。

    “令吉贬值也导致一些依赖进口的制造商面对成本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特别通道,批准有意投资原材料生产的商家,去进口一些材料等。”

    疫情冲击零售业,一些业者无法承担租金,面对严重的现金流问题。
    疫情冲击零售业,一些业者无法承担租金,面对严重的现金流问题。

    尚缺逾百万名外劳

    江华强披露,至今各领域尚缺超过100万名外劳。我国在疫情之前有近180万外劳,但疫情期间,大多数外劳返国,所以市场上的外劳不到100万。

    “经济开放后,大家都需要劳力,但人力短缺还很严重,并引发有订单,但没人做的情况。艰难的经商环境促使市场情绪下降,最近半年都可以感受经济不太好。”

    理事会接获的人力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当局共接获115万2276份聘用外劳的申请,来自各领域,当中有46万7223或40.5%申请获批。

    不过,截至9月12日,仅有7万6000名外劳引入大马,有一半是来自尼泊尔。

    江华强指出,去年10月,理事会曾向当时的政府建议设立特别通达加速批准申请外劳,可惜没有实现。

    他说,国门开放后,聘用外劳需求大增,但繁文缛节进一步拉长了申请过程。

    “疫情后,商业模式已经大大改变,可惜当时的政府还是以旧有模式行事,拖延了复苏步伐。

    因此,未来的政府有必要设立特别通过,优先让紧需人手的领域聘用外劳,可先填补30%或50%的人力短缺,这都非常有帮助。”

    建议提供特别签证吸引游客

    江华强指出,旅游业方面, 未来的政府可通过特别签证吸引外国游客,推动旅游业。

    “虽然中国还没开放,但印度已开放,只是他们都没法来我国,因没有签证。他们大多都去新加坡。”

    他说,现在新加坡酒店几乎“一房难求”,我国却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当政者忙于政治,忽视了这点。

    “其实我们可以设立特别通道让游客进来,以及帮助企业扩张至海外。例如,引进一些东协年轻人来我国,从事酒店和服务业,同时提供培训。一旦有关酒店有意扩张到泰国或越南,就可把这些人手派去,这都是扩张至东协的策略之一。”

    他说,大马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多元文化,在东协应该成为先驱。

    他说,俄乌战争已经导致欧美和国际企业他们都外移,并看上稳定性较强东协,可惜大马没有抓紧机会,错过商机。

    “由于大马没有明确的投资措施鼓励外国和本地投资,加上人手短缺,所以外资对大马都保持观望态度, 并流向邻国。因此,希望未来的政府能尽快抓紧商机。

    稳定政府 对明年前景有利

    江华强认为,一旦大选后拥有更好和更稳定的政府推出更佳的政策,将对2023年前景非常有利。

    “现在市场情绪低落,商家都保持谨慎态度。但在稳定政府和良好的政策下,即使没有金融方面的政策支持,商家也可以生存,因为商家会懂得去寻找资金。”

    财政预算案方面,他认为,预算案不能只公布数字,因为这与执行力度有关。未来新政府提呈预算案时,应该一并公布政策,让企业有明确方向可以配合,才能把国家经济带至高峰。

    他认为,早前的2023年预算案宣布,把微型和微型和中小型企业(PMKS)收入首10万令吉的公司税,将从17%减少至15%,其实帮助不大。

    “今年应该是复苏年,政府需尽快通过更好的政策加速复苏,让明年成为丰收年。”

    市场脉搏

    ADVERTISEMENT